结交诸老翁,一一山丘隔
出处:《小极音哑感赋四首 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投艰坐敛手,才疏甘抱寂。
进德虽未能,差觉诸妄息。
结交诸老翁,一一山丘隔。
硕果存义宁,至宝倍珍惜。
绸缪袁与陈,每岁约一集。
聚处常悤悤,别后苦相忆。
晚节得久要,堂堂可以毕。
进德虽未能,差觉诸妄息。
结交诸老翁,一一山丘隔。
硕果存义宁,至宝倍珍惜。
绸缪袁与陈,每岁约一集。
聚处常悤悤,别后苦相忆。
晚节得久要,堂堂可以毕。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小极音哑感赋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友情离散的感慨,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首句“投艰坐敛手”,描绘了在困难面前,人们往往选择退缩,不敢面对的情景。接着“才疏甘抱寂”一句,诗人自谦才疏学浅,甘愿处于寂寞之中,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自我反省的态度。
“进德虽未能,差觉诸妄息”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在道德修养上未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但内心杂念逐渐减少,心灵得到了净化。这反映了他追求精神层面提升的努力。
“结交诸老翁,一一山丘隔”描绘了诗人与老朋友的相聚与分别,山川阻隔,难以常聚,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硕果存义宁,至宝倍珍惜”强调了在众多事物中,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蕴含深厚意义的事物,如友情、美德等,诗人对此倍加珍视。
“绸缪袁与陈,每岁约一集”提到诗人与友人袁、陈每年约定相聚,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定期聚会的传统。
“聚处常悤悤,别后苦相忆”描述了相聚时的忙碌和别后的思念,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最后,“晚节得久要,堂堂可以毕”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晚年能与好友长久相聚,共同完成人生的重要使命或目标,体现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价值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