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苏文字狱,千古馀芬芳
出处:《答陈芷云代简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郑国藩
闻君构横逆,启衅在萧墙。
临风一叹息,世态故诪张。
眷彼阴阳理,屈伸事靡常。
才高忌况众,群喙易中伤。
中伤亦何害,暂晦发弥光。
大苏文字狱,千古馀芬芳。
澄清浇不浊,叔度自汪汪。
临风一叹息,世态故诪张。
眷彼阴阳理,屈伸事靡常。
才高忌况众,群喙易中伤。
中伤亦何害,暂晦发弥光。
大苏文字狱,千古馀芬芳。
澄清浇不浊,叔度自汪汪。
鉴赏
这首诗《答陈芷云代简(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郑国藩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遭遇不公的深切同情与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首句“闻君构横逆,启衅在萧墙”描绘了朋友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情景,暗示了内部矛盾的产生。接着,“临风一叹息,世态故诪张”抒发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哀叹,强调了人情冷暖的现实。
“眷彼阴阳理,屈伸事靡常”则体现了对自然法则与人生变数的思考,暗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不确定性。接下来的“才高忌况众,群喙易中伤”揭示了才华出众者往往容易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反映了社会中的嫉妒与排挤现象。
“中伤亦何害,暂晦发弥光”表达了对中伤言论的淡然态度,认为短暂的阴霾不会掩盖真正的光芒。最后,“大苏文字狱,千古馀芬芳。澄清浇不浊,叔度自汪汪”以苏轼为例,赞扬了面对困境仍能保持高洁品格的精神,进一步强调了高尚人格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