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
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
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
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
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
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羃羃,拂棹影寥寥。
獭去愁无食,龙疑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
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
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叉鱼:钓鱼。中宵:深夜。
大炬:巨大的火炬。
长船:长长的船只。
沙可数:能数清沙粒。
静搒:静止划水。
刃下:刀锋之下。
波间:水面。
怜:欣赏。
讶:惊讶。
迷火:被火光迷惑。
竞多:竞争激烈。
潭罄:潭水空荡。
舷平:船舷平稳。
交头:头挨头。
骈首:成双结队。
濡沫:亲密无间。
辽:过往。
盈车:满车。
饲犬:喂狗。
血浪:血水。
腥风:腥味的风。
江烟:江面烟雾。
寥寥:孤独。
獭去:水獭离去。
龙疑:龙王怀疑。
如棠:以棠命名。
钓渭:渭水垂钓。
文客:文人。
篙工:船夫。
脍成:切鱼。
观乐:观赏捕鱼。
捐忧累:抛开忧虑。
强问鸮:再问烦扰之事。
翻译
春天在宽阔的河岸上叉鱼,兴致盎然直到深夜。巨大的火炬明亮如白昼,长长的船只绑得像座桥。
深入水中能数清沙粒,静止划水水面不摇晃。
鱼儿怎能逃脱刀锋,有的跃出水面求生。
欣赏鱼鳞如锦碎裂,眼前景象令人惊讶。
火焰迷惑它们靠近,惊慌中逃离又远去。
竞争激烈心思更细腻,偶尔妙语让人喧闹。
潭水空荡感知鱼少,船舷平稳感觉收获丰富。
鱼群头挨头疑似觅食,成双结队像一条线。
虽然亲密无间,但捕获后事情已成过往。
满车鱼获比不上旧事,今日喂狗验证现实。
血水凝固如沸,腥味随风飘散。
江面烟雾弥漫,船桨划过留下孤独的影子。
水獭担忧无食,龙王可能害怕被焚烧。
以棠命名的鱼实为误,每日在渭水垂钓徒劳。
文人惊叹先写诗,船夫欢喜传唱渔歌。
切鱼怀念朋友,观赏捕鱼忆起同伴。
自可抛开忧虑,何必再问那些烦扰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渔夫叉鱼的景象。诗人以生动鲜活的笔触,捕捉到了月光下的水波、鱼鳞和渔人的活动,以及他们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开篇即设定了时间与空间,从而引出了整个诗歌的意境。"大炬然如昼"则形象地表达了月光下的明亮,似乎与白日无异。
接下来的几句,如"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等,展示了渔人在宁静的夜晚里观察鱼群和捕捉的场景。这些描写既细腻又富有动感,让读者仿佛也能听到水声和感觉到夜风。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将鱼鳞比作珍贵的丝织品,增强了物象的美感。紧接着的几句,如"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和"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等,则透露出渔人们在夜间捕鱼时的激动与喜悦。
后半部分的诗句,如"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描绘了渔人之间相互帮助和合作的情景。这些细节丰富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古代渔夫间的情谊。
最后几句,如"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等,则是对渔人生活的一种总结和感慨。这里的"濡沫"形象化地表达了水边的情谊,而"盈车"则是一种丰收的象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古代渔夫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捕鱼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