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掩荆扉,昏昏坐欲痴
出处:《冬日后作》
唐 · 裴说
寂寞掩荆扉,昏昏坐欲痴。
事无前定处,愁有并来时。
日影才添线,鬓根已半丝。
明庭正公道,应许苦心诗。
事无前定处,愁有并来时。
日影才添线,鬓根已半丝。
明庭正公道,应许苦心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寂寞:形容孤独、清静。荆扉:简陋的木门,象征隐居或贫困。
昏昏:形容精神状态模糊不清。
并来时:同时出现,形容忧虑接踵而至。
明庭:光明的朝廷,指公正的官场。
苦心诗:倾注心血创作的诗歌,表达内心情感。
翻译
孤独笼罩着门扉,我昏昏沉沉坐着仿佛要陷入痴呆。世事没有预先安排,忧虑却总在同时涌来。
阳光刚刚移动一线,我的鬓角已添上半缕白发。
光明的朝廷正值公正之道,应该会接纳我这饱含辛劳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寞而又昏暗的室内场景,诗人坐在门扉掩闭的荆棘丛中,心境显得有些迷茫和沉醉。诗中的“事无前定处”表达了一种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的情绪,而“愁有并来时”则暗示了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日影才添线,鬓根已半丝”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时间流逝和年华老去的过程。日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墙上,影子细微,犹如岁月轻轻叠加,而诗人的头发却已经斑白一半,显示出时光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明庭正公道,应许苦心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以及他通过辛勤创作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这里的“明庭”可能指的是朝堂或公共场所,“正公道”则是指正确的道路或者公正的行为;而“应许苦心诗”则强调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和承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室内景象,传达了一种沉思和忧虑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持理想和信念,不断努力创作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