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全文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出处:《游衡山
宋 · 徐照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蛮方近,中天岳势崇。
四维皆佛占,绝顶正秋浓。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龙。
简书曾禹授,燔祭自周封
拜庙巡阴石,看桥入古松。
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
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

拼音版原文

héngshānshíèrgāoshìzhùróngfēng

xiàjièmánfāngjìnzhōngtiānyuèshìchóng

wéijiēzhànjuédǐngzhèngqiūnóng

宿píngchuíléichíànlóng

jiǎnshūcéngshòufánzhōufēng

bàimiàoxúnyīnshíkànqiáosōng

xuěshēnbǎnzhuǎndòngchúzhōng

piànshuǐqīngjìngdòngtíngwēijiànzōng

注释

衡山:指衡山山脉。
祝融峰:衡山主峰之一。
蛮方: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
岳势:山势。
佛占:佛教寺庙占据。
绝顶:山顶。
翼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雷池:神话中的湖泊。
简书:古代竹简记录的历史。
禹授:大禹的传承。
拜庙:参拜庙宇。
阴石:阴凉的石头。
古松:古老的松树。
转:转动。
洞庭:洞庭湖。
踪:痕迹。

翻译

衡山有七十二座峰,最高峰是祝融峰。
山脚下的蛮荒之地临近,中央的山势显得崇高无比。
四方都被佛寺占据,山顶秋意正浓烈。
翼宿星低垂于地面,雷池中似乎有龙在暗中活动。
简策记载着大禹的授命,祭祀自周朝开始封禅。
巡礼庙宇经过阴石,走过古松林进入山门。
雪深时居住在木板屋里,日光照亮厨房的钟声。
一片水面清澈如镜,洞庭湖的痕迹隐约可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展现了诗人徐照游历衡山的独特体验。首联以“七十二”和“祝融峰”点出衡山的众多山峰和主峰的崇高地位。颔联通过“蛮方近”和“岳势崇”,表达了衡山地理位置的偏远以及其在天地之间的雄伟气势。

颈联进一步描绘衡山的宗教文化,“四维皆佛占”暗示了佛教在此地的深远影响,而“绝顶秋浓”则描绘了秋天衡山顶峰的清冷与丰饶。接下来的“翼宿平垂地”和“雷池暗起龙”运用神话意象,增添了衡山的神秘色彩。

尾联回顾历史,提及衡山与古代传说的联系,如大禹的简书和周朝的封禅祭祀。诗人行走在衡山古迹之间,如拜庙、过阴石桥、穿行古松林,感受着岁月的痕迹。衡山的雪景和日常生活的描述,如“雪深居板屋”、“日转动厨钟”,则展现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质朴。

最后,诗人通过“片水清如镜,洞庭微见踪”收束全诗,以清澈的湖水和远处洞庭湖的影子,留给读者无限遐想,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衡山之美的深深留恋。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山水诗意的游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