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初辞汉苑春,鸣榔十月下天津
出处:《寄赵梦白计部》
明 · 胡应麟
佩玉初辞汉苑春,鸣榔十月下天津。
由来辨马无先达,谁道骑鲸不后身。
双阙云霞高隐吏,五湖天地独归人。
江东渭北论文夜,愁绝邯郸梦未真。
由来辨马无先达,谁道骑鲸不后身。
双阙云霞高隐吏,五湖天地独归人。
江东渭北论文夜,愁绝邯郸梦未真。
鉴赏
此诗《寄赵梦白计部(其二)》为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文士与友人赵梦白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赵梦白才华与志向的赞美。
首句“佩玉初辞汉苑春”,以“佩玉”象征赵梦白的才华和高尚品德,初辞“汉苑春”则暗示他离开繁华之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次句“鸣榔十月下天津”,通过“鸣榔”这一捕鱼工具的使用,形象地描绘了赵梦白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前往远方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孤独与决心。
“由来辨马无先达,谁道骑鲸不后身。”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赵梦白比作善于辨识人才的伯乐,即使在无人赏识的情况下,也依然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同时,又以“骑鲸”比喻追求理想与真理的旅程,表达了诗人对赵梦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
“双阙云霞高隐吏,五湖天地独归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赵梦白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形象。在“双阙”与“五湖”之间,赵梦白既是高官显贵眼中的隐士,也是天地间独行其道的智者,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江东渭北论文夜,愁绝邯郸梦未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赵梦白深夜畅谈学问,探讨人生哲理的情景。其中,“江东渭北”代表两人相隔遥远,但心灵相通;“论文夜”则强调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愁绝邯郸梦未真”则以典故暗示,尽管讨论中充满激情与智慧的火花,但现实中的离别与分别之愁,却让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赵梦白形象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其之间的深厚友谊,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自由与友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独立思考与自我实现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