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
其功配坤元,彖爻参众卦。
血毛类上帝,肸蚃景福介。
宗庙及宾客,百礼无不在。
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
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载。
昔闻戴叟笔,图写穷纤芥。
胡君继其妙,差肩立异代。
公卿仰名声,一观不可丐。
如何散贱者,遽有双图赉。
所嗟性颛愚,雅不晓佳画。
有如歌九韶,钟鼓乐聋瞆。
得之乃虚器,无异居大蔡。
神物恐化去,立召风雨怪。
双图虽卷还,重贶敢不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益物:对人类有益的事物。坤元:象征大地的阴性力量。
肸蚃:古代祭祀时牛的叫声,象征吉祥。
宗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
引耒:牵引犁头。
服箱:驾车。
胡君:指胡姓的艺术家。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
贱者:地位低微的人。
九韶:古代高雅的音乐。
大蔡:古代地名,比喻空虚无物。
风雨怪: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翻译
牛诞生于天地之间,对人类的贡献无比巨大。它的功劳与大地母亲相匹配,卦象在众多卦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它的血肉如同天神,带来吉祥的福祉。
无论是宗庙祭祀还是宾客接待,各种礼仪都离不开它。
耕田时牵引犁头,滋养百姓的粮食全靠它。
拉车行遍四方,尽心尽力承载重物。
过去听说戴老先生的笔下,能描绘牛的细微之处。
胡君继承了这种技艺,超越前人站在当代。
公卿们仰慕他的名声,却难以求得他的画作。
为何这幅画要赠予我这样卑微的人,真是意外的馈赠。
可惜我性情愚钝,不懂欣赏美好的艺术。
就像欣赏《九韶》般,音乐之美使我耳聋眼瞎。
得到这幅画,我感到它是空洞的,如同住在大蔡国一样无实。
担心神物会因我而离去,引来风雨的怪异现象。
虽然画卷已收起,但厚重的恩赐怎敢不深深致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牛图,通过对水牛形象和作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农耕文化和自然力的崇拜,以及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评价。
“牛生天地间,益物用最大。”开篇即点明水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劳动的象征,也是生命力与繁殖力的体现。接下来的“其功配坤元,彖爻参众卦”则将水牛的作用提升到宇宙万物和谐的层面,与《易经》中的坤元(地)相比,彰显了水牛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诗中还通过“血毛类上帝,肸蚃景福介”来强调水牛的神圣性,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助手,也带来了福祉和祥瑞。"宗庙及宾客,百礼无不在"则进一步说明了水牛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在祭祀还是在日常交往中,水牛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具体描绘了农耕场景,突出水牛在农业生产中的直接作用。"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载"则展现了水牛强健有力的形象,它不仅是耕田的工具,也承担着运输的任务。
接下来的“昔闻戴叟笔,图写穷纤芥。胡君继其妙,差肩立异代”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传承和创新的一种赞美之情。戴叟的画笔传神,而胡君则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造出不同时代的人们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
“公卿仰名声,一观不可丐”诗人对这两位艺术家的评价达到了顶峰,他们的作品一经展现,便是无价之宝,不可轻易索取。"如何散贱者,遽有双图赉"则表明即便是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这样的艺术珍品也是难以随手获得的。
然而,“所嗟性颛愚,雅不晓佳画”却流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缺乏鉴赏力的一种哀叹。"有如歌九韶,钟鼓乐聋瞆"通过音乐的比喻,强调了艺术作品的高尚和难以触及。
“得之乃虚器,无异居大蔡”则是说即使获得了这样珍贵的艺术品,也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而已,并非物质上的占有。"神物恐化去,立召风雨怪"表达了一种对艺术作品超然物外、不受凡尘束缚的向往。
最后,“双图虽卷还,重贶敢不拜”诗人在面对如此高明的艺术成就时,虽然作品可能被收藏起来,但仍旧心存敬畏之情,不敢有丝毫怠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水牛和农业文化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和传承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力和文化遗产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