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实剪商,刘亦拨乱
出处:《和赠逸民应诏诗》
南北朝 · 萧纲
紫微垂象,常居为政。
司牧则之,以膺天命。
明明我皇,乃神乃圣。
功韬玉检,道光金镜。
爰昔在田,君德夙盛。
逖矣西土,惟天有汉。
姬实剪商,刘亦拨乱。
赫然浮夏,同符共贯。
乾回龙动,云蒸冰涣。
一戎定齐,二仪贞观。
轩衣禹食,以服以膳。
舜漆尧厨,匪耽匪盻。
夤畏上天,丕显无倦。
百神效职,群祀岁遍。
瑞草晨开,德星昏见。
铿锵六乐,昭彰七艺。
白兽谈经,石渠称制。
齐稷罢疑,鲁洙忘滞。
南风庆云,禹谟汤誓。
不有今弘,安知昔细。
谷稼斯重,珠玉为轻。
我畯既乐,我忆已盈。
贡田靡撤,讥关不征。
四人迁贸,百货社行。
楼船举帆,卖药藏名。
方叔率止,军幕洞开。
如?如兽,如霆如雷。
呼韩北款,楼兰南摧。
威加四海,武詟九垓。
有苗已格,徐方不回。
悯兹五浊,矜此四流。
既开慧海,广列檀舟。
金轮宝印,丹枕白牛。
率土祛惑,含生离忧。
大罗网息,作士刑休。
三兆验佃,百工写质。
既盛商年,且高周日。
嘉谋沃心,王道乂密。
圣猷独照,运兹得一。
君唱臣从,无违何弼。
负壶井谷,击壤衢中。
犹纡帝念,歌咏自衷。
思诸举逸,美彼淳风。
国献选士,乡荐教忠。
论才司马,试射郊宫。
准测天度,钟应星玑。
风除总至,草复具腓。
冰轻寒尽,泉长春归。
射干先动,载胜行飞。
千门照日,五达含晖。
伊臣不佞,叨备元子。
传训弦颂,司教诗史。
朱绶傍垂,安车高跱。
膳则不会,宴则以齿。
泽优礼博,兢惧何已。
圣亲明主,千载一逢。
子法臣道,竭诚思恭。
周记希习,齐葴愿从。
虽加砥砺,顾揆愚蠢。
匪躬斯鉴,孰肯为容。
司牧则之,以膺天命。
明明我皇,乃神乃圣。
功韬玉检,道光金镜。
爰昔在田,君德夙盛。
逖矣西土,惟天有汉。
姬实剪商,刘亦拨乱。
赫然浮夏,同符共贯。
乾回龙动,云蒸冰涣。
一戎定齐,二仪贞观。
轩衣禹食,以服以膳。
舜漆尧厨,匪耽匪盻。
夤畏上天,丕显无倦。
百神效职,群祀岁遍。
瑞草晨开,德星昏见。
铿锵六乐,昭彰七艺。
白兽谈经,石渠称制。
齐稷罢疑,鲁洙忘滞。
南风庆云,禹谟汤誓。
不有今弘,安知昔细。
谷稼斯重,珠玉为轻。
我畯既乐,我忆已盈。
贡田靡撤,讥关不征。
四人迁贸,百货社行。
楼船举帆,卖药藏名。
方叔率止,军幕洞开。
如?如兽,如霆如雷。
呼韩北款,楼兰南摧。
威加四海,武詟九垓。
有苗已格,徐方不回。
悯兹五浊,矜此四流。
既开慧海,广列檀舟。
金轮宝印,丹枕白牛。
率土祛惑,含生离忧。
大罗网息,作士刑休。
三兆验佃,百工写质。
既盛商年,且高周日。
嘉谋沃心,王道乂密。
圣猷独照,运兹得一。
君唱臣从,无违何弼。
负壶井谷,击壤衢中。
犹纡帝念,歌咏自衷。
思诸举逸,美彼淳风。
国献选士,乡荐教忠。
论才司马,试射郊宫。
准测天度,钟应星玑。
风除总至,草复具腓。
冰轻寒尽,泉长春归。
射干先动,载胜行飞。
千门照日,五达含晖。
伊臣不佞,叨备元子。
传训弦颂,司教诗史。
朱绶傍垂,安车高跱。
膳则不会,宴则以齿。
泽优礼博,兢惧何已。
圣亲明主,千载一逢。
子法臣道,竭诚思恭。
周记希习,齐葴愿从。
虽加砥砺,顾揆愚蠢。
匪躬斯鉴,孰肯为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纲所作的《和赠逸民应诏诗》。诗中描绘了帝王的治国理念与行动,以及对贤能之士的礼遇与期待。全诗以帝王的视角,展现了其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道德、礼仪、教育等方面的重视。
诗中提到帝王应遵循天命,以仁德治国,效仿古代圣君,如周文王、汉高祖等,通过军事行动稳定天下,促进农业发展,减轻赋税,鼓励贸易,加强边防,展现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广泛的影响力。同时,强调了对贤能之士的礼遇与任用,如选拔人才、设立考试制度、推广教育等,以期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
整首诗体现了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全面思考,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尊重与依赖,展现了其理想中的盛世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紫微垂象”、“金轮宝印”等,形象地描绘了帝王的权威与地位,以及国家的繁荣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