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欣屡集,积潦况初收
出处:《览游大仰山宿东溪方丈二首》
明 · 严嵩
夙驾踰城廓,决策戒行游。
良朋欣屡集,积潦况初收。
鸣鸟盈芳甸,嘉树蔽层丘。
览籍眷名迹,兹焉获所求。
披榛陟危磴,拂石漱寒流。
暝投东溪宿,密竹僧庐幽。
松岭露微月,苍苍烟露浮。
良朋欣屡集,积潦况初收。
鸣鸟盈芳甸,嘉树蔽层丘。
览籍眷名迹,兹焉获所求。
披榛陟危磴,拂石漱寒流。
暝投东溪宿,密竹僧庐幽。
松岭露微月,苍苍烟露浮。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严嵩一次游览大仰山并住宿于东溪方丈的经历。开篇“夙驾逾城廓,决策戒行游”,展现了一位早起驾车穿越城市,做出决定踏上旅程的诗人形象。接着“良朋欣屡集,积潦况初收”两句,既表达了与好友相聚的喜悦,也暗示了雨后初晴的景象。
“鸣鸟盈芳甸,嘉树蔽层丘”描绘了鸟儿在充满芬芳的田野上欢鸣,茂盛的树木遮蔽着层层山丘的生动画面。接下来“览籍眷名迹,兹焉获所求”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的热爱与追求。
“披榛陟危磴,拂石漱寒流”描述了诗人穿越荆棘,攀登陡峭的石阶,拂过石头,品尝寒冷溪流的情景,充满了探险的意味。最后“暝投东溪宿,密竹僧庐幽”写出了诗人傍晚时分投宿于东溪旁,周围是密密的竹林和僧侣居住的静谧环境。
“松岭露微月,苍苍烟露浮”则以松岭上的微月和弥漫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完美地结束了这次旅行的描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