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画笔多情思,写在霜纨一扇风
出处:《题郭熙画樵夫渡水扇》
宋 · 文彦博
浅水深山一径通,樵夫涉水出林中。
可怜画笔多情思,写在霜纨一扇风。
可怜画笔多情思,写在霜纨一扇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物和谐共存的画面。首句“浅水深山一径通”,以“浅水”与“深山”形成对比,展现出山水之间的鲜明层次感,一条小径贯穿其间,既连接了自然的两端,也预示着人与自然的互动。次句“樵夫涉水出林中”,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勤劳的樵夫身上,他穿越水流,走出密林,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坚韧与勤劳,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后两句“可怜画笔多情思,写在霜纨一扇风”,则转向对这幅画作的赞美。诗人认为画家的笔触充满了情感与思考,将这幅充满生机与故事的画面定格在“霜纨”(一种质地细腻的丝织品)上,仿佛捕捉了一阵轻柔的微风,使得整个画面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蕴含了情感的流动与时间的静止之美。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深刻感悟和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也体现了他们对于艺术创作中情感与意境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