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起东南,悠然骛西北
出处:《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浮云起东南,悠然骛西北。
驶影无淹留,凝望滋迷惑。
前者既萧散,后来空闵默。
岂为仰观者,伫迹从察识。
稚鸟空翔飞,冯风鼓羽翼。
达人知其微,驰驱无轨则。
蘋末生轻风,孤心自相得。
驶影无淹留,凝望滋迷惑。
前者既萧散,后来空闵默。
岂为仰观者,伫迹从察识。
稚鸟空翔飞,冯风鼓羽翼。
达人知其微,驰驱无轨则。
蘋末生轻风,孤心自相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天空中浮云飘动的景象,从东南方向悠悠向西北而去,其身影迅速而无停留。诗人凝视这景象,内心感到困惑和迷茫。他意识到,人生如浮云般短暂易逝,前尘往事已成过往,后事又空留遗憾与沉默。诗人并非单纯仰望,而是借此思考人生的无常和难以捉摸。
他以飞翔的幼鸟比喻,即使在风中振翅,也难以把握飞行的轨迹。智者能洞察生活的微妙之处,明白人生并无固定法则,如同萍末随风,自在漂泊。最后,诗人借轻风中的浮萍,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自得其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自然景象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个体自由的哲思,体现了王夫之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超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