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出处:《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唐 · 唐求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蜀国:指蜀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棹:船桨,这里指乘船出行。
庐峰:庐山,位于江西九江,以萤火虫著名。
拾萤:采集萤火虫。
兽皮:动物的皮毛。
褥:垫子,此处指被褥。
莲叶:莲花的叶子,象征高洁。
馨:香气,这里形容衣服的清新。
楚水:泛指南方的水,这里可能特指湖北一带的水。
巫山:著名的山脉,在今重庆市附近。
青:形容颜色翠绿。
衔凤诏:接受凤凰带来的皇帝诏书,比喻接到朝廷的征召。
三度:三次。
中庭:庭院,家中或皇宫中的中央空地。
翻译
蜀地初次扬帆启程,庐山想采集萤火虫的光亮。用兽皮缝制的被褥温暖,用莲叶制作的衣服散发出清香。
秋天的楚水显得更碧绿,巫山雨后的景色更加青翠。
不要让我频繁接到朝廷的征召,三次都来到这庭院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古时期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通过对蜀国初开、庐峰拟拾萤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兽皮裁褥暖"和"莲叶制衣馨"两句,展示了古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智慧,以及对原始生活状态的赞美。
诗中的"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则通过对水色和山色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感。这些景象在古人心中往往与哲学思考、情感寄托紧密相连,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或是对于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世事的无常做出的某种哲理反思。
最后两句"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可能是在借助古代传说中的凤凰鸟来表达对友人行程的美好祝愿,或是暗示某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原始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集美学欣赏与哲理思考于一身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