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徒多梦,青山已少人
出处:《相江叹》
明 · 释今无
檀林烧豆火,水族失龙鳞。
乘槎难及汉,避俗敢言秦。
碧海徒多梦,青山已少人。
独怜边徼地,不及帝城春。
乘槎难及汉,避俗敢言秦。
碧海徒多梦,青山已少人。
独怜边徼地,不及帝城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变迁的感慨。首句“檀林烧豆火,水族失龙鳞”以生动的场景开篇,檀林中燃烧的豆火映照出一片昏黄,仿佛连水中的生物都失去了龙鳞的光泽,营造了一种沉寂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乘槎难及汉,避俗敢言秦”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之意。“碧海徒多梦,青山已少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碧海虽然广阔,却只能寄托梦想,而青山虽美,却已鲜有人迹,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失落。
最后,“独怜边徼地,不及帝城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爱边远之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却感叹无法与繁华的帝都相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自然与文明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类社会变迁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