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沈全文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沈

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
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
洞丁多斲石,蛮女半淘金。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沈
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

注释

密树:茂密的树木。
分:围绕。
苍壁:青色的山壁。
长溪:长长的溪流。
抱:环抱。
碧岑:碧绿的山峰。
海风:海边的风。
闻鹤远:似乎能听到远处鹤的叫声。
潭日:潭水中的阳光。
见鱼深:映照出鱼儿游动的深度。
松盖:松树如伞盖般。
环:环绕。
清韵:清新的韵律。
榕根:榕树的根系。
架:构建。
绿阴:绿色的阴凉。
洞丁:山洞里的工匠。
多斲石:多在开凿石头。
蛮女:当地的女子。
半淘金:多半在淘洗金沙。
南浦:南边的水岸。
惊春至:春天的到来让人惊喜。
西楼:西面的楼台。
送月沈:送别落月直至它沉没。
江流:江水的流动。
不过岭:无法翻越山岭。
何处:哪里。
寄归心:寄托思归的心情。

翻译

茂密的树木围绕着青色的山壁,长长的溪流环抱着碧绿的山峰。
海边的风中似乎能听到远处鹤的叫声,潭水中的阳光映照出鱼儿游动的深度。
松树如伞盖般环绕着清新的韵律,榕树的根系构建出绿色的阴凉。
山洞里的工匠多在开凿石头,当地的女子多半在淘洗金沙。
南边的水岸上春天的到来让人惊喜,西面的楼台上送别落月直至它沉没。
江水流淌却无法翻越山岭,哪里可以寄托我思归的心情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心境交融的诗作,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山寺的幽静与自然景观的壮丽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开篇“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两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密集的树木将岩石分割开来,而蜿蜒的溪流则环绕着青翠的山峰,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又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隐逸的空间。

接下来的“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两句,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将读者带入诗人的感受之中。远方传来的海风似乎带着鹤鸣的声音,而潺潺的溪水映射出阳光,使得潭底的鱼群看起来格外深邃。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一段,通过松树和榕树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山寺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松树覆盖着清新的声音,而榕树则以其盘根错节搭起了一片浓郁的绿荫。

“洞丁多斲石,蛮女半淘金”两句,则描绘出山寺附近可能存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古老的洞穴中可能有许多雕刻的痕迹,而远方的蛮女或许正在溪流中淘洗着黄金。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沈”一段,通过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慨。春天到来时,南边的水岸变得生机勃勃,而在西楼中,人们则在沉静的夜色中送别月亮。

最后,“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两句,则将前文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江水无法越过高耸的山岭,而诗人似乎也在寻找一个地方安放自己的归心。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绘,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峡山寺周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