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蘋宜吐月,为絮却飘秋
出处:《咏芦花一首》
明 · 黄省曾
缀宅俯芳洲,蒹葭带艳流。
学蘋宜吐月,为絮却飘秋。
学蘋宜吐月,为絮却飘秋。
鉴赏
此诗描绘了芦花在宅第前的芳洲上摇曳生姿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缀宅俯芳洲”以俯视的角度描绘了芦花与宅邸的关系,仿佛芦花点缀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接着,“蒹葭带艳流”一句,将芦花与周围的环境巧妙结合,通过“带艳流”三字,不仅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芦花在水边的鲜艳与生机。
“学蘋宜吐月”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芦花比作蘋草,在月光下吐露其清雅之态,既表现了芦花在月夜下的独特魅力,也暗喻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为絮却飘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芦花随风飘散的情景,秋天的背景更添了几分萧瑟与凄美,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芦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