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下送先生,持节西江衣锦荣
出处:《饯梅提刑》
宋 · 刘黻
梅花山下送先生,持节西江衣锦荣。
国步正巇须砥柱,边尘方涨待澄清。
来时野草知春暖,去路山禽语日晴。
不怕风寒今满地,摩挲浯石记勋名。
国步正巇须砥柱,边尘方涨待澄清。
来时野草知春暖,去路山禽语日晴。
不怕风寒今满地,摩挲浯石记勋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持节:拿着符节,象征着使命和权力。衣锦荣:穿着华丽的衣服,象征荣耀归乡。
国步正巇:国家步履维艰,比喻国家处于困难时期。
砥柱:比喻支撑危局的重要人物。
摩挲:抚摸,动作表示对事物的留念或敬意。
浯石:可能指代有刻字的石头,用来纪念事迹。
翻译
在梅花山下为先生送别,他带着使命前往西江,衣锦还乡荣耀无比。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急需像他这样的栋梁之材作为中流砥柱;边境战事正紧,期待他能带来和平与安宁。
当他初来时,田野间的野草感知到春天的温暖;离开的路上,山鸟的歌声预示着每日的晴朗。
尽管风寒刺骨,但他无所畏惧,如今他的功绩遍布大地;抚摸着浯石,铭记他的丰功伟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名为《饯梅提刑》。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梅花盛开的山下为即将离去的朋友送行。诗中的“持节西江衣锦荣”表明被送别之人身份尊贵,而“国步正巇须砥柱”则透露出国家多事、边疆需要稳固的时局。同时,“边尘方涨待澄清”也隐含着对未来和平的渴望。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描绘而展开,春天的温暖从“来时野草知春暖”中可以感受到,而“去路山禽语日晴”则是对友人离别时光景的描写。最后,“不怕风寒今满地,摩挲浯石记勋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鼓励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未来美好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