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诸侯地,春风尽去思
三年歌德政,万户绘生祠。
位极聊方伯,谋深必帝师。
待公安社稷,四海被恩私。
注释
闽粤:指福建省和广东省。诸侯地:古代分封的诸侯统治的区域。
春风:象征政绩和仁政。
生祠:为活人建立的祠庙,表示尊敬。
方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一种尊称。
帝师:比喻有高超智慧和深远谋略的人。
公安:国家安定。
社稷:古代国家的代称,象征国家和人民。
恩私:恩惠和关怀。
翻译
福建广东之地,春风吹过引发无尽思念。执政三年,百姓歌颂他的德政,无数人家为他建造生祠以表敬意。
他的地位虽至一方诸侯,但深谋远虑如同帝王之师。
他期待着国家安定,普天之下都能感受到他的恩泽。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政治理想与个人抱负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政绩的怀念和个人的渴望。
"闽粤诸侯地,春风尽去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福建、广东一带地区诸多侯王统治时期的美好记忆已经随着春风的逝去而成为过去的思考。这里的“闽粤”指的是福建和广东地区,古代这些地方曾经是许多侯国的所在地。而“春风尽去思”,则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
"三年歌德政,万户绘生祠。"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美好政治成就的赞美和传颂。在古代中国,三年一祭祀祖先或神灵,这里“三年”可能是指某种周期性的庆典活动。而“歌德政”则意味着对善政的颂扬,而“万户绘生祠”则是在形容这种赞美之声传遍了每一个家庭,甚至在人们的居所(即“万户”)中都能听到或看到关于这些美好政治成就的记载和崇拜。
"位极聊方伯,谋深必帝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职位与智慧的自我期许。“位极聊方伯”,意指即便是最低级别的地方官(“方伯”),也能尽展其才华。而“谋深必帝师”,则是在强调如果一个人有着深远的谋略和智慧,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帝王的导师。
"待公安社稷,四海被恩私。"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社会状态的期待。“待公”可能是指等待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物出现,而“安社稷”,则是在表达希望这个人物能够带来社会的和平与稳定。而“四海被恩私”,则是在形容这样的理想统治者,其恩泽能够覆盖到四面八方,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恩惠。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美好政绩的怀念,更表现出了他对于个人抱负和政治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的描写,诗人寄寓着对美好社会状态的期待,以及对于能够实现这种理想的人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