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我江阴,忠义炳千秋
出处:《江阴忠义》
清 · 张洵佳
浩浩大江流,孤城杀气遒。
江阴十万户,鬼哭声啾啾。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誓与敌相抗,誓与城同休。
但以死为乐,而以降为羞。
遂令一城人,并作一貉邱。
诛戮过嘉定,剿洗胜扬州。
吁嗟我江阴,忠义炳千秋。
江阴十万户,鬼哭声啾啾。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誓与敌相抗,誓与城同休。
但以死为乐,而以降为羞。
遂令一城人,并作一貉邱。
诛戮过嘉定,剿洗胜扬州。
吁嗟我江阴,忠义炳千秋。
鉴赏
这首诗《江阴忠义》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描绘江阴城在战争中的英勇抵抗和最终的壮烈牺牲,展现了江阴人民的忠诚与义气,以及他们面对强敌时的不屈精神。
首句“浩浩大江流,孤城杀气遒”,开篇即以大江的浩荡与孤城的肃杀之气形成对比,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接着,“江阴十万户,鬼哭声啾啾”一句,不仅点明了江阴城的规模,更通过“鬼哭声”这一细节,渲染出战争的残酷与悲凉。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誓与敌相抗,誓与城同休。”这两句诗直接揭示了江阴人民在面对敌人时的坚定决心和牺牲精神。他们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投降,这种誓死捍卫家园的勇气令人动容。
“但以死为乐,而以降为羞。”进一步强调了江阴人民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和对投降的鄙视,表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最后,“遂令一城人,并作一貉邱。诛戮过嘉定,剿洗胜扬州。”通过对比其他城市的遭遇,突出了江阴城人民的英勇牺牲和悲壮结局,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敬仰。
“吁嗟我江阴,忠义炳千秋。”结尾处诗人发出感慨,高度赞扬了江阴人民的忠诚与义气,预示着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记于历史之中,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整首诗通过对江阴城战事的生动描绘,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伟大,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