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
出处:《登峨眉》
清 · 毛澄
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
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
何时辟空境,凭虚造楼阁。
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
人语烟中流,头上孰骑鹤。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
昆仑伏槛外,墨浪尽东跃。
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
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
何时辟空境,凭虚造楼阁。
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
人语烟中流,头上孰骑鹤。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
昆仑伏槛外,墨浪尽东跃。
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山的独特体验,以峨眉山为背景。首句“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展现了诗人独自攀登险峻山峰的豪迈与决心,将太白星比作脚下的阶梯,富有想象力。接下来,“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描绘了山间的光影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层次感。
诗人期待开辟一处空灵之地,建造楼阁,表达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进一步渲染了高处的辽阔与神秘,仿佛大地消失在视野之外,只剩下无边的云气。远处的人声如烟般飘渺,头顶似乎有仙鹤飞翔,增添了神秘的神话色彩。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描绘了雾气散去后,葱郁的山岭清晰可见,天空如刀削般湛蓝,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诗人遥望远方,昆仑山仿佛就在眼前,墨色的江河奔腾东流,显示出大自然的雄浑壮美。
最后两句“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总结了这次峨眉之行,认为它超越了诗人一生的其他游历,即使是徒步而行,也值得自豪。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追求超脱世俗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