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句逢人怀姓字,于时积学尚漂蓬
出处:《赠王楚臣》
明 · 释今无
轰雷拔地虎般雄,三寸毛锥万斛风。
得句逢人怀姓字,于时积学尚漂蓬。
诸侯上客堪惊座,笔墨词人惯吐虹。
读我新诗初剪拂,如倾玉醴起衰慵。
得句逢人怀姓字,于时积学尚漂蓬。
诸侯上客堪惊座,笔墨词人惯吐虹。
读我新诗初剪拂,如倾玉醴起衰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笔比作“三寸毛锥”,形象地描绘了笔锋之锐利,如同雷霆拔地而起,虎般威猛,又似万斛狂风,充满力量与气势。接着,诗人通过“得句逢人怀姓字”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谦逊与才华,即使在遇到他人时,也常怀有对自身姓名的思考,体现了其深邃的文学修养和对自我的深刻认知。
“于时积学尚漂蓬”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学问上的深厚积累,即便身处动荡之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学术追求,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诸侯上客堪惊座,笔墨词人惯吐虹”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在诸侯的宴会上,他的存在足以让宾客们感到惊奇;对于擅长笔墨的文人来说,他的话语如同彩虹般绚烂多彩,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读我新诗初剪拂,如倾玉醴起衰慵”则表达了对王楚臣新作的高度赞赏。读其诗犹如饮下甘甜的美酒,能够让人精神焕发,摆脱疲惫与慵懒,充分体现了诗作的感染力和对读者心灵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王楚臣的文学才华,也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深深热爱与尊重,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