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染秋霜色,身期晚节香
出处:《次程直学对镜》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青铜频启看,瘦劣沈东阳。
鬓染秋霜色,身期晚节香。
閒情耽水石,幽梦绕池塘。
何似伊川脉,渊源道味长。
鬓染秋霜色,身期晚节香。
閒情耽水石,幽梦绕池塘。
何似伊川脉,渊源道味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青铜:古代器物,这里比喻沉稳的思考。沈东阳:可能是诗人所怀念或自比的人物。
鬓染秋霜色:形容头发斑白如秋霜,暗示年老。
身期晚节香:期待晚年有美好的品德。
耽水石:沉迷于山水,寓含隐逸生活。
幽梦绕池塘:梦境中的宁静环境。
伊川脉:可能指伊水的源头,象征深远的文化底蕴。
渊源道味长: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韵味。
翻译
青铜器常常开启,沉思着沈东阳的瘦弱身影。他的鬓发已染上秋霜之色,期待晚年能有高尚的品德。
闲暇时他沉迷于山水,梦境中环绕着池塘。
这哪里比得过伊川的脉络,深邃而充满哲理的意味更长远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镜子的反射来审视自己的容颜,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青铜频启看"表明诗人频繁地对着镜子审视自己,而"瘦劣沈东阳"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树木枯萎的景色,暗示诗人自己的体态也已变得单薄无力。"鬓染秋霜色"和"身期晚节香"分别指头发被秋霜染白,以及身体虽然到了晚年但依旧散发出高洁如节操一般的清香,这里既有对衰老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品格坚守的肯定。
"閒情耽水石,幽梦绕池塘"则描绘了诗人闲适的情怀和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他的心灵深处充满了对水、石、池塘等自然景物的喜爱,而这些也成为了他的幽远梦境。最后两句"何似伊川脉,渊源道味长"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和精神追求的比喻,将自己的心灵世界比作伊水(古代河名)的流淌,这种比喻既表达了对生命深远而持久的美好向往,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长期坚守。
整首诗通过镜子、自然景物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士人在秋天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真谛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