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出处:《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
唐 · 卢怀慎
时和素秋节,宸豫紫机关。
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
旷望临平野,潺湲俯瞑湾。
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鹤似闻琴至,人疑宴镐还。
旷望临平野,潺湲俯瞑湾。
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时和:时节平和宁静。素秋节:指秋天的节令。
宸豫:指皇帝的游乐。
紫机关:代指皇宫。
鹤似闻琴至:仙鹤仿佛听见优雅的琴声飞来。
宴镐还:引用周公宴请诸侯的典故,镐京是周朝都城,象征盛大宴会。
旷望:远眺。
平野:平坦的原野。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瞑湾:暮色中的水湾。
无因:没有机会或理由。
酬大德:回报皇上的大恩。
崇班:高位,重要的官职。
翻译
在宁静的秋季时节,皇上的游乐在紫禁城中展开。仙鹤似乎听见了琴声而来,人们疑惑这场景如同周公宴请诸侯的盛况重现。
站在高处遥望平坦的原野,俯瞰那潺潺流淌的水湾在暮色中。
无法回报皇上的大恩大德,只能在此深感惭愧,位居高位却无以报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大恩的感激之情。"时和素秋节"一句,设定了一个平静温和的秋日场景;"宸豫紫机关"则是对皇宫深远与神秘的描述。接下来的"鹤似闻琴至"和"人疑宴镐还"两句,通过 鹤听琴音、人们怀疑是否有宴席在即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皇帝召见的急切期盼。
在"旷望临平野"一句中,诗人登高望远,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平原。紧接着的"潺湲俯瞑湾"则描绘了一幅山间溪水潺潺、曲折流转的画面。
最后两句"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皇恩浩荡却又不知如何回报,只能感到自愧不如,对于不能相辅佐助皇帝而感到遗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皇恩的赞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忠君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