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庐墓隐西山,竹屋萧然月坞间
出处:《赠仰孝子》
宋 · 杨蟠
思亲庐墓隐西山,竹屋萧然月坞间。
有道自高尘世外,无心得共野云闲。
姓名达远邦符奏,束帛荣沾帝泽颁。
不见孝廉人已久,东嘉今喜识曾颜。
有道自高尘世外,无心得共野云闲。
姓名达远邦符奏,束帛荣沾帝泽颁。
不见孝廉人已久,东嘉今喜识曾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思亲:思念亲人。庐墓:墓庐,指为亲人守墓的地方。
萧然:清冷的样子。
月坞:月光下的山凹。
有道:有道德,高尚。
尘世外:超脱世俗。
无心:无意,不追求。
野云闲:像野云一样自由自在。
邦符:国家的文书或象征。
束帛:古代的礼物,这里指荣誉或封赏。
帝泽:帝王的恩惠和恩泽。
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科目,指孝顺廉洁的人。
久:长时间。
东嘉:地名,可能是诗人的所在地。
曾颜:诗人的朋友或尊称。
翻译
思念亲人,我隐居在西山的墓庐,竹屋清冷,坐落在月光下的山凹。我崇尚道义,在人世间之外保持高洁,无法像野云般悠闲自在。
我的名字传扬到远方的国度,荣耀的封赏来自帝王的恩泽。
长久以来未见孝廉之人,如今在东嘉之地欣喜地遇见了你,曾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亲人墓地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思亲庐墓隐西山,竹屋萧然月坞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将亲人的墓地隐藏在西山之中,而自己则居住在一所简陋的竹屋里,这种环境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月光洒满小院,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孤寂。
"有道自高尘世外,无心得共野云闲"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心境。他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选择了与大自然为伴,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姓名达远邦符奏,束帛荣沾帝泽颁"这两句则写到了诗人虽然隐居,但他的名字和美德仍然被外界所知,他的品行受到朝廷的肯定和奖励。这里的“姓名达远”指的是名声远播,“邦符奏”则是指国家的象征或证书,常用来比喻官职或荣誉。束帛即收受赏赐,这里的意思是接受了皇帝的恩泽。
最后两句"不见孝廉人已久,东嘉今喜识曾颜"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朋友的怀念。孝廉指的是官府推举的孝子廉生,诗人虽未能亲眼目睹,但通过其他途径得知那位曾经的朋友如今仍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这让诗人感到欣慰。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淡泊明志,以及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