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腐儒无可意,雪霜死草有重春
出处:《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诸公合沓据天津,往事微茫问汉滨。
老病腐儒无可意,雪霜死草有重春。
散花不复来天女,中酒焉能致圣人。
谁且生尘赋罗袜,吾家已恐甑生尘。
老病腐儒无可意,雪霜死草有重春。
散花不复来天女,中酒焉能致圣人。
谁且生尘赋罗袜,吾家已恐甑生尘。
注释
诸公:众人。合沓:聚集。
据:占据。
天津:地名,古代指黄河下游的一个渡口。
汉滨:汉水边。
老病:年老多病。
腐儒:形容落魄的书生。
无可意:没有如意之事。
雪霜死草:比喻荒凉、衰败的景象。
散花:仙女散花的典故。
天女:神话中的仙女。
中酒:醉酒。
圣人:道德高尚的人。
生尘:形容尘土覆盖。
赋罗袜:赞美女子的诗篇或比喻文采。
甑生尘:炊具上积满灰尘,形容生活贫困。
翻译
各位聚在一起占据着天津之地,过往的事情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在汉水边探寻。年迈多病的我,一个落魄的书生,没有什么如意之事,只有雪霜覆盖的枯草,期待着春天的重生。
天上的仙女不再撒花,醉酒也无法招来圣贤之人。
谁能写出如烟尘般飘渺的诗篇,赞美那罗袜轻舞?我家恐怕连炊具上都积满了灰尘。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与深沉的历史感慨。
“诸公合沓据天津”,这里的“诸公”指的是古代的英雄豪杰,他们如今都聚集在天津桥下,形象地表达了对往昔英杰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这种想象来追忆历史的辉煌。
“往事微茫问汉滨”,诗人面对着历史的长河,感慨万千,对那些已经模糊不清的往事进行追问。这里的“汉滨”指的是汉朝时期的边塞,这里也是古代许多文人骚客吟咏之地。
“老病腐儒无可意”,诗人自喻为一个年迈、疾病缠身的书生,对于那些已经失去往日光彩的事物,感到毫无兴趣和情感寄托。这种自嘲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雪霜死草有重春”,即使是被严寒的雪霜所覆盖、看似枯萎的草木,也还能期待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期盼。
“散花不复来天女”,这里的“散花”可能指的是天上的仙女或神灵,诗人感叹她们如同散落的花瓣,再也不会返回。这一句传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无法挽回的哀愁。
“中酒焉能致圣人”,即使是喝得酩酊大醉,也难以达到古代圣人的境界。这句话体现出诗人对于古圣先贤的崇敬,以及自己与之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感。
最后两句,“谁且生尘赋罗袜,吾家已恐甑生尘”,表达了对身后事务和家庭琐事的担忧。诗人感到无人能够承担起家庭重担,同时也害怕自己的家族可能会因为各种尘世俗务而陷入困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时代变迁和家族未来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