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无复旧行踪,石塔开堂得远公
出处:《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
宋 · 邹浩
建隆无复旧行踪,石塔开堂得远公。
衣挂六铢收法界,草深一丈见家风。
也知是汝远狮子,不分饶他岑大虫。
何日扬州船子去,木兰花里问真空。
衣挂六铢收法界,草深一丈见家风。
也知是汝远狮子,不分饶他岑大虫。
何日扬州船子去,木兰花里问真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建隆:宋朝初期的一个年号。旧行踪:过去的踪迹。
石塔:佛教寺庙中的塔。
远公:指慧远法师,东晋时期的高僧。
六铢:古代重量单位,形容僧衣之轻。
法界:佛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的总称。
家风:此处指寺庙的风气或修行传统。
狮子:比喻有威严或智慧的人。
岑大虫:可能是一种俚语或比喻,表示不拘小节的人。
扬州:中国古代城市,佛教文化繁荣。
船子:可能指僧人以舟为家。
真空:佛教术语,指空性或真谛。
翻译
建隆年间已无旧时踪迹,石塔寺中迎来远公。僧衣轻薄如六铢,佛法广布于世间,草木深深显禅风。
我明白你如远方的狮子,不拘小节如岑大虫。
何时能乘船离开扬州,木兰花香中探寻真理空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题为《岑老书云远老法堂上草深一丈矣》。诗中通过对建隆年间法堂的追忆,描绘了远公和尚的修行之地——石塔开堂,环境清幽,草木葱郁,一丈深的草丛体现了佛法深远的家风。诗人以“远狮子”和“岑大虫”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远公智慧与佛法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佛法无边,不分高低。最后,诗人想象着有一天能乘船前往扬州,于木兰花香中探寻佛法的真谛,流露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