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复自崖返,不敢向顶招
出处:《登华山》
清 · 袁枚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闪烁铁花冷,惨淡阴风号。
云雷莽回护,仙掌时动摇。
流泉鸣青天,乱走三千条。
我来蹑芒蹻,逸气不敢骄。
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
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坠巢。
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
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
闭目谢人世,伸手探斗杓。
屡见前峰俯,愈知后历高。
白日死厓上,黄河生树梢。
自笑亡命贼,不如升木猱。
仍复自崖返,不敢向顶招。
归来如再生,两眼青寥寥。
闪烁铁花冷,惨淡阴风号。
云雷莽回护,仙掌时动摇。
流泉鸣青天,乱走三千条。
我来蹑芒蹻,逸气不敢骄。
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
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坠巢。
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
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
闭目谢人世,伸手探斗杓。
屡见前峰俯,愈知后历高。
白日死厓上,黄河生树梢。
自笑亡命贼,不如升木猱。
仍复自崖返,不敢向顶招。
归来如再生,两眼青寥寥。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登华山》,描绘了作者攀登华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形象地写出华山雄伟挺拔,如同一把插入天空的利剑。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闪烁铁花冷,惨淡阴风号”描绘了山巅的寒冷与阴风呼啸,展现了环境的险峻。
“云雷莽回护,仙掌时动摇”运用比喻,将云雾比作回护的云雷,仙掌则象征山峰,形象生动。诗人继续描述听到的流水声,“流泉鸣青天,乱走三千条”,给人以空旷深远之感。
在登山过程中,诗人“蹑芒蹻”轻盈前行,但内心却“不敢骄”,表现出敬畏之情。随着海拔升高,他体验到“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的奇异景象,甚至有如“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坠巢”的幻觉。
在艰难的攀登中,诗人意识到“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内心惊魂不定,但仍坚定信念。他以“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表达决心,即使身处险境,也绝不放弃。最后,诗人感慨“白日死厓上,黄河生树梢”,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伟大。
在攀登的终点,诗人自嘲为“亡命贼”,不如猴子轻松攀援,但还是选择返回,表示对生命的尊重。最后,他以“归来如再生,两眼青寥寥”收尾,表达了重获新生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袁枚的《登华山》是一首描绘登山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和自然景观的佳作,既有壮丽的景色描绘,又有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