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得渊明千古意,南山经雨更苍然
出处:《题郑德辉悠然堂》
宋 · 朱熹
高人结屋乱云边,直面群峰势接连。
车马不来真避俗,箪瓢可乐便忘年。
移筇绿幄成三径,回首黄尘自一川。
认得渊明千古意,南山经雨更苍然。
车马不来真避俗,箪瓢可乐便忘年。
移筇绿幄成三径,回首黄尘自一川。
认得渊明千古意,南山经雨更苍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隐居于乱云之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其远离尘嚣、心系自然的超脱境界。首联“高人结屋乱云边,直面群峰势接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隐士的居所与周围的壮丽山景,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之美。颔联“车马不来真避俗,箪瓢可乐便忘年”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他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以简朴的生活为乐,甚至忘记了年龄的界限,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颈联“移筇绿幄成三径,回首黄尘自一川”通过描述隐士在绿树环绕的小径上行走,以及他回望尘世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与世隔绝、回归自然的主题。尾联“认得渊明千古意,南山经雨更苍然”则将隐士的情感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相联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经过雨水洗礼后的山色更加苍翠,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理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