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钗既挂远游冠,牙床敢展合欢被
出处:《田三丈席上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今夕何夕醉频阳,王剪祠前堪断肠。
美人一双紫鸳鸯,愿随长风共翱翔。
秦筝慷慨西气溢,燕歌变转南魂失。
佳丽须归楚些人,神仙肯作湘累匹。
往日人传好色名,南求交趾东辽城。
交州美人珠鬘送,辽阳美人貂裘迎。
只今祋祤情难已,温其如玉惭君子。
羽钗既挂远游冠,牙床敢展合欢被。
美人一双紫鸳鸯,愿随长风共翱翔。
秦筝慷慨西气溢,燕歌变转南魂失。
佳丽须归楚些人,神仙肯作湘累匹。
往日人传好色名,南求交趾东辽城。
交州美人珠鬘送,辽阳美人貂裘迎。
只今祋祤情难已,温其如玉惭君子。
羽钗既挂远游冠,牙床敢展合欢被。
鉴赏
这首诗《田三丈席上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宴会上的场景与情感的复杂交织。诗中以“今夕何夕醉频阳”开篇,营造出一种醉意朦胧、情感深沉的氛围。接着,“王剪祠前堪断肠”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在王翦祠前,情感之痛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美人一双紫鸳鸯,愿随长风共翱翔”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希望如同紫鸳鸯一般,能够自由飞翔,共同享受爱情的美好。随后,“秦筝慷慨西气溢,燕歌变转南魂失”两句,通过乐器的声音变化,象征着情感的起伏和内心的波动,既有慷慨激昂,也有失落与迷茫。
“佳丽须归楚些人,神仙肯作湘累匹”则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无奈。接下来,“往日人传好色名,南求交趾东辽城”描述了过去人们追求美色的故事,以及为了美色而远赴南方交趾和东方辽城的情节。
最后,“只今祋祤情难已,温其如玉惭君子。羽钗既挂远游冠,牙床敢展合欢被”表达了对当前情感状态的反思和自责,暗示着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已难以实现,只能以谦逊的态度面对现实。同时,通过“羽钗”和“牙床”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情感的转变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