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载酒寻三径,共倚琅玕听紫笙
出处:《题双竹轩》
明 · 金幼孜
庭畔无根竹自生,双枝秀拔长偏成。
月高彩凤翻琼佩,雨暖苍龙脱锦绷。
浪说渭川千亩绿,绝胜淇澳万竿青。
何时载酒寻三径,共倚琅玕听紫笙。
月高彩凤翻琼佩,雨暖苍龙脱锦绷。
浪说渭川千亩绿,绝胜淇澳万竿青。
何时载酒寻三径,共倚琅玕听紫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生长状态与独特的美感。首句“庭畔无根竹自生”以“无根”二字巧妙地描绘了竹子的顽强生命力,即使在没有根基的情况下也能自行生长,展现出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接着,“双枝秀拔长偏成”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之美,两枝竹子并立而生,显得格外挺拔秀丽。
接下来的两句“月高彩凤翻琼佩,雨暖苍龙脱锦绷”,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将竹子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相联系,通过“彩凤”、“琼佩”、“苍龙”、“锦绷”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姿态,既有月夜下竹叶轻摇的静谧之美,也有雨后竹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
“浪说渭川千亩绿,绝胜淇澳万竿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眼前所见竹林的清新脱俗,相较于历史上的渭川、淇澳等地的竹林,这里的竹林更加令人向往。最后,“何时载酒寻三径,共倚琅玕听紫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希望未来能与友人一同畅饮美酒,倚靠竹林,聆听美妙的音乐,享受宁静和谐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