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出处:《悼冯元通母夫人》
宋 · 郑刚中
去载湖山春雨霏,阿参专为板舆归。
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注释
湖山:风景优美的山水之地。阿参: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代某人的轮椅。
板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手推车,这里指轮椅。
循懿德:遵循美好的品德。
馀辉:遗留的光辉或恩惠。
东南客:来自东南方向的客人。
高原:地势较高的地方。
翻译
在春雨绵绵中驶离湖山,阿参专程坐轮椅回家。约定相迎时准备了鱼宴,谁料吊唁时鹤群相伴飞来。
九子始终遵循美德,全家内外都沐浴着恩泽。
送别时不愿拂逆东南方的客人,遥望高原我泪湿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悼冯元通母夫人》,表达了对逝者冯元通母亲的深深哀思。首句“去载湖山春雨霏”,描绘了去年春天雨润湖山的场景,暗示了挽歌的背景。次句“阿参专为板舆归”中,“阿参”是对亡者的尊称,而“板舆”则是指丧车,写出了夫人的去世和家人悲痛地迎接灵柩回家的情景。
第三句“相迎定约鱼供馔”,描述了家人按照习俗准备鱼类菜肴以供祭奠,体现了对亡者的尊重和怀念。第四句“入吊那知鹤对飞”,通过“鹤对飞”的意象,寓言了夫人的仙逝,使得整个氛围更加凄凉。
第五、六句“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赞美了逝者冯元通母亲的美德,即使去世,她的良好品行仍照耀着家人内外。最后一句“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表达了诗人送别亡者时的悲痛之情,望着远方,泪水涟涟,表达了深切的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逝者生前的回忆和对其美德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亡者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