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玉奁开明镜,肝胆两冤鬼全文

玉奁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出处:《题三昧泉
宋 · 李石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奁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拼音版原文

shuāngxuěgēnjīnbáiliánruǐ

quánshàngyǎnshīqiūyuèzhàoqīng

liánkāimíngjìnggāndǎnliǎngyuānguǐ

ruòwèirénmiànchuàngshǒu

suìjiěguóchóuhuàwèisānmèishuǐ

láikuìchényīngshìkuì

píngshēngpiáoxīnshǔyànwèi

dìngzhīshǔshānlóngyúngāo

wēichūyóusēngfànbīng齿chǐ

guàngàidānxuéshēnyǎotiǎocānghǎi

rényuànhànhuǒjiāoléigōngfèibiānchuí

qǐngshīzhǔzhàngtóujiǎoshānhuànlóng

注释

乳崖:高峭的崖壁。
霜雪:寒冷天气下的积雪。
金地:比喻富饶或神圣之地。
碧眼:形容眼睛碧绿,常用于描绘僧人。
清泚:清澈透明。
玉奁:精致的玉盒,此处可能象征内心。
冤鬼:比喻内心的痛苦或冤屈。
人面创:比喻人的伤痕或痛苦。
佛手:佛教象征慈悲的手,此处指治愈。
七国仇:泛指历史上的恩怨情仇。
三昧水:佛教术语,指净化心灵的水。
尘缨:尘世的束缚,比喻世俗名利。
属餍:满足,厌足。
蜀山:四川的山脉,此处可能象征隐秘之处。
云雨:比喻自然的风雨,也可能象征性爱或生活变化。
僧饭:僧人的饮食。
冰入齿:形容食物极冷,此处可能象征心境的清冷。
丹穴:道教中指仙人修炼的地方,此处可能象征神秘的洞穴。
旱火:干旱引发的火灾。
雷公: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杖头:杖子的顶端,可能象征权威或指引。
龙起:龙的觉醒,可能象征力量或变革。

翻译

乳崖上的霜雪滋养着根,金色的土地上白莲盛开。
泉水边的碧眼师父,秋月映照着清澈的水面。
打开的玉奁如同明镜,映照出肝胆间的两个冤魂。
若是人的伤口,仿佛佛手洗涤般清凉。
于是化解了七国的仇恨,化作三昧水消散。
我来此感到惭愧,与世无争,心中喜悦。
一生只有一颗淡泊之心,满足并非为自己。
定然知晓蜀山中的龙,正沉睡在云雨之间。
微风吹过,僧人饭后冰凉入齿。
灌溉着深藏的丹穴,海底也显幽深。
人们怨恨干旱的烈火,雷公挥鞭也无法缓解。
请师父用杖头搅动,唤醒山中沉睡的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教修行图景,充满了禅宗特有的意境和象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写,表达了对精神净化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中,“乳崖”指的是山峰,而“霜雪根”则是雪覆盖下的山脚,这里象征着高洁与纯净。"金地白莲蕊" 则描绘了一片如同黄金般的土地上生长着洁白荷花,荷花在佛教中常常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净。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这两句中,“泉上碧眼师”可能指的是一位修行者的洞察力,如同泉水般清澈。而“秋月照清泚”则是对夜晚明亮的秋月下,流水澄清景象的描绘。

"玉奁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这里,“玉奁开明镜”可能指的是心灵的觉悟和净化,而“肝胆两冤鬼”则是比喻那些内心深处的烦恼与怨恨。

接下来的几句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则表达了通过佛法来净化心灵、解决恩怨的思想。

整首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融入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内在平静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