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重谁仁贤,况复降心归善逝
出处:《文玉居士七十一歌》
明 · 释函是
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大宝不必位。
世间所重谁仁贤,况复降心归善逝。
法交犹忆十年前,十里香花拥法筵。
选佛君家半筹室,阶前玉树犹翩翩。
江门一别江水深,烽烟云水两浮沉。
三老重来秋再半,闻君慕道同初心。
白衣护法如护己,等视群生如一子。
大觉金仙曾有言,长寿因缘秖有此。
祝君从此更七十,存心济物长如佛。
世间所重谁仁贤,况复降心归善逝。
法交犹忆十年前,十里香花拥法筵。
选佛君家半筹室,阶前玉树犹翩翩。
江门一别江水深,烽烟云水两浮沉。
三老重来秋再半,闻君慕道同初心。
白衣护法如护己,等视群生如一子。
大觉金仙曾有言,长寿因缘秖有此。
祝君从此更七十,存心济物长如佛。
鉴赏
这首诗以“文玉居士七十一歌”为题,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佛教思想。
首句“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大宝不必位”,开篇即揭示了生命的伟大与圣人的精神境界,强调生命本身的价值远超地位的高低。接着,“世间所重谁仁贤,况复降心归善逝”,进一步阐述了仁义贤良的重要性,并提到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善良。
“法交犹忆十年前,十里香花拥法筵”,回忆起十年前与法友相聚的情景,十里香花围绕着法会,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选佛君家半筹室,阶前玉树犹翩翩”,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与对修行环境的赞美,玉树象征着修行者的纯洁与高雅。
“江门一别江水深,烽烟云水两浮沉”,诗人通过江水的深邃与烽烟的飘渺,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世事的变幻无常。紧接着,“三老重来秋再半,闻君慕道同初心”,表达了对老友再次相聚的喜悦,以及对共同追求真理的感慨。
“白衣护法如护己,等视群生如一子”,强调了对佛法的虔诚与对众生平等的慈悲之心。最后,“大觉金仙曾有言,长寿因缘秖有此”,引用佛教中的教义,指出长寿的真正原因在于内心的觉悟与善行。全诗以“祝君从此更七十,存心济物长如佛”结束,祝愿居士在未来的岁月里,能继续秉持佛心,普渡众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佛教思想的精髓,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