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
出处:《褒城驿》
唐 · 元稹
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
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
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
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
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
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
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严秦:指严州和秦州,泛指某地,这里代指驿站所在的地方。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涨:扩大,此处指扩大池塘的面积。
千竿竹:形容竹子数量众多,竿是计量竹子的单位。
千树梨:同样形容梨树数量之多。
四年三月半:具体的时间描述,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春末时节。
新笋:春天新生的竹笋。
晚花时:花开得较晚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春季晚期。
怅望:怀着惆怅的心情远望,表达了一种忧郁或不舍的情绪。
东川:东方的河流或地区,这里代指诗人离开的方向。
等闲:随意,平常,不刻意。
翻译
严秦(地名)修建了这个驿站,同时扩大了驿站前的池塘。已经种植了上千根竹子,又栽上了上千棵梨树。
经过了四年三个月半的时间,到了新笋和晚开的花的季节。
我怀着惆怅的心情望着东川的方向离开,随意地题写了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宁静而丰富的自然景象,并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所怀抱的思念。首先,"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表明了一个官员对于驿站的修缮和周边环境的改善,体现了一种治理与美化自然的行为。接着,"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精心布置,竹子常象征着清高脱俗,而梨花则往往与春天和生机有关,两者的并列营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时间的描绘在"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一句中得以展现。这里的“四年”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某段时光的回顾,而“三月半”则是春季的一个节点,万物复苏之际。而“新笋晚花时”则精准地捕捉到了竹笋初长和梨花稍晚的瞬间,这不仅是一个时间点的描绘,更是一种生命周期的体验。
最后,“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怅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思念,而“东川去”则是诗人心之所向,可能是一段旅程,也可能是一种精神追求。"等闲"二字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而“题作诗”则显示了诗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文字中的创作动机。
整首诗通过对驿站环境的描绘和对时间流转的体验,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