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度世三千秋,俯看人代如浮沤
出处:《幔亭云气歌为督学滕公作》
明 · 胡应麟
君不见武夷之峰高插天,幔亭玉女腾苍烟。
层峦列嶂三十六,相传秦代巢真仙。
狂风怒号沧海立,海水蹴日日欲没。
峰头云雾长晦冥,青虬赤鲤当昼集。
蓬莱东望若可招,贝阙珠宫浮巨鳌。
纷纷群帝持绛节,扬雷激电朝丹霄。
兹山形势实奇绝,紫气迢迢亘吴越。
扶桑万丈渤澥低,齐州九点乾坤狭。
溪流屈曲环清沙,绯桃夹岸蒸红霞。
鸾鹤翱翔度空谷,猿猱寂历啼山家。
危岩绝磴倚石壁,去天冉冉不盈尺。
仰视列星河汉垂,下窥飞鸟松萝黑。
药炉经窟多遐踪,苏门高步随韩终。
霞光半落锦绣座,日色返射金银宫。
仙居缥缈隔人世,环佩飘飖落云际。
半夜天鸡绝顶鸣,清秋石马凌空系。
杂花幽草何芊绵,松枝柏叶皆堪餐。
洞前三女不相待,彷佛麻姑留翠鬟。
祝融梁父空郁律,太乙终南自腾掷。
遍观岂若兹山奇,寥泬清虚閟灵迹。
真人度世三千秋,俯看人代如浮沤。
朅来欲济生民困,拂衣长啸离丹丘。
金书玉检秘空麓,鹤驭鸾骈罢驰逐。
一朝乘蹻来东南,手挽江河障平陆。
眼中轩冕如埃尘,葛洪王远时相闻。
清梦常随岩际月,幽怀每逐洞中云。
即今宇宙须真宰,拭目经纶横四海。
漫劳黄帝访空同,暂借庚桑居畏垒。
武夷山,何苍苍,真人下阊阖,草木无辉光。
他时簪笏升岩廊,致君尧舜追虞唐。
却驾白鹿还仙乡,天齐地久长无疆。
层峦列嶂三十六,相传秦代巢真仙。
狂风怒号沧海立,海水蹴日日欲没。
峰头云雾长晦冥,青虬赤鲤当昼集。
蓬莱东望若可招,贝阙珠宫浮巨鳌。
纷纷群帝持绛节,扬雷激电朝丹霄。
兹山形势实奇绝,紫气迢迢亘吴越。
扶桑万丈渤澥低,齐州九点乾坤狭。
溪流屈曲环清沙,绯桃夹岸蒸红霞。
鸾鹤翱翔度空谷,猿猱寂历啼山家。
危岩绝磴倚石壁,去天冉冉不盈尺。
仰视列星河汉垂,下窥飞鸟松萝黑。
药炉经窟多遐踪,苏门高步随韩终。
霞光半落锦绣座,日色返射金银宫。
仙居缥缈隔人世,环佩飘飖落云际。
半夜天鸡绝顶鸣,清秋石马凌空系。
杂花幽草何芊绵,松枝柏叶皆堪餐。
洞前三女不相待,彷佛麻姑留翠鬟。
祝融梁父空郁律,太乙终南自腾掷。
遍观岂若兹山奇,寥泬清虚閟灵迹。
真人度世三千秋,俯看人代如浮沤。
朅来欲济生民困,拂衣长啸离丹丘。
金书玉检秘空麓,鹤驭鸾骈罢驰逐。
一朝乘蹻来东南,手挽江河障平陆。
眼中轩冕如埃尘,葛洪王远时相闻。
清梦常随岩际月,幽怀每逐洞中云。
即今宇宙须真宰,拭目经纶横四海。
漫劳黄帝访空同,暂借庚桑居畏垒。
武夷山,何苍苍,真人下阊阖,草木无辉光。
他时簪笏升岩廊,致君尧舜追虞唐。
却驾白鹿还仙乡,天齐地久长无疆。
鉴赏
这首《幔亭云气歌》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以武夷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中仙境般的景象与神秘的神话色彩。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传说中的神仙活动。
诗中首先描述了武夷山的高耸入云,峰顶之上,幔亭玉女腾起苍烟,仿佛仙境一般。接着,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狂风怒吼,海水似乎要淹没太阳的壮观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随后,诗人又将视线转向蓬莱,想象着可以遥望到那片传说中的仙岛,以及其上贝阙珠宫的奇幻景象。
诗中还提到了山中云雾缭绕,峰头之上,青虬赤鲤在白天聚集,象征着山中充满了神秘与生机。同时,诗人也描绘了山中鸾鹤翱翔于空谷,猿猱在山林间寂历啼叫的场景,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和谐。
进一步,诗人通过“危岩绝磴”、“去天冉冉不盈尺”的描述,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奇特。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山中药炉、经窟等遗迹,暗示了山中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通过“真人度世三千秋”、“俯看人代如浮沤”的描述,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间沧桑变化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希望有朝一日能解决民生困境,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也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