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出处:《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其二》
宋 · 苏轼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注释
人间:人间世事。斤斧:斧头,这里指砍伐。
日:每天。
创夷:破坏,伤害。
龙蛇:形容大树粗壮如龙蛇。
百尺:极高大。
姿:姿态,样子。
溪山:溪谷山林。
成:成为。
独往:独自前往,这里指无人欣赏。
解:懂得,理解。
挂猿枝:挂猿,传说中猿猴喜欢攀附大树,这里比喻大树。
翻译
人们每日在山间砍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又有谁能欣赏到龙蛇般的大树原貌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与人类造作之间差异的感慨。
“人间斤斧日创夷”一句,意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总是用斧头等工具去改造、雕琢世界,使得原本纯净的事物逐渐变得复杂。这里的“斤斤计较”也隐含了对人为斲削之举不满的情绪。
“谁见龙蛇百尺姿”则是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大自然中巨蟒般的山川之美,是难以被世间凡眼所洞察。这里的“龙蛇百尺”,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壮观景象,如同龙蛇一般蜿蜒曲折,不可一世。
“不是溪山成独往”意味着诗人不认同将自然之美仅仅视为个人前往欣赏的对象,认为其意义远超个人的游历。
最后,“何人解作挂猿枝”则是对那些能够理解并描绘自然之美的人表示赞扬。这里的“挂猿枝”,指的是古代画家用来比喻高超技艺的一种说法,意在表达诗人对于艺术家能以笔墨捕捉大自然神韵的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美景的对比,以及对能够描绘自然之美者技术和感悟能力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艺术技巧以及人类造作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