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谋岂足窥韬豹,国士犹惭赋大□
出处:《介溪相公见赠次韵》
明 · 唐顺之
不才黾勉从王事,戎马驱驰南北仍。
意气本非投笔客,生涯聊似出山僧。
兵谋岂足窥韬豹,国士犹惭赋大□。
赖有庙谟曾密授,海氛应见计时澄。
意气本非投笔客,生涯聊似出山僧。
兵谋岂足窥韬豹,国士犹惭赋大□。
赖有庙谟曾密授,海氛应见计时澄。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名为《介溪相公见赠次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国家事务中的努力与贡献,以及对于自身能力与地位的谦逊态度。
首联“不才黾勉从王事,戎马驱驰南北仍”描绘了诗人勤勉地参与国家事务,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都积极参与,即使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才华出众,但仍旧尽心尽力。
颔联“意气本非投笔客,生涯聊似出山僧”则表明了诗人并非那种轻率放弃学业或官职的人,他的生活和经历更像是一个出家的僧人,充满了清静与自我反省。
颈联“兵谋岂足窥韬豹,国士犹惭赋大□”中,“兵谋”指的是军事策略,“韬豹”比喻深藏不露的高深谋略。诗人自谦自己的军事策略不足以窥探到高深的谋略,同时,作为国士,他仍然感到惭愧,暗示着他对自身才能的不满和对更高成就的追求。
尾联“赖有庙谟曾密授,海氛应见计时澄”表达了诗人相信,由于曾经得到了朝廷的深思熟虑的指导,他有信心能够解决当前的困境,使国家局势得以澄清。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责任的担当、对于个人能力的谦逊以及对于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