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面肩舆下上攀,千寻石磴万重山
出处:《滴泪三坡》
明 · 江源
仰面肩舆下上攀,千寻石磴万重山。
行人负荷长挥泪,壮士驱驰亦惨颜。
冉冉归云孤岛外,翩翩去鸟夕阳间。
从来四海男儿志,何必区区蜀道难。
行人负荷长挥泪,壮士驱驰亦惨颜。
冉冉归云孤岛外,翩翩去鸟夕阳间。
从来四海男儿志,何必区区蜀道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艰难攀登险峻山路的场景,以及行者与壮士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复杂情感。首句“仰面肩舆下上攀”,生动展现了攀登者的艰辛与努力,仿佛能看到他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在石阶上一步步前进。接着,“千寻石磴万重山”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险峻和漫长,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酷与挑战。
“行人负荷长挥泪,壮士驱驰亦惨颜”两句,通过行人的泪水和壮士的愁容,表达了面对艰难旅程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无论是肩负重担的普通人,还是勇往直前的壮士,都难以避免面对困难时的挣扎与挫败感。
“冉冉归云孤岛外,翩翩去鸟夕阳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画面,云朵缓缓飘过远处的岛屿,夕阳下的飞鸟自由翱翔。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对旅途终点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从来四海男儿志,何必区区蜀道难”表达了诗人对四海之内的男儿们追求理想与目标的肯定,认为无论道路多么艰难,都不应成为实现梦想的阻碍。这不仅是对登山者的鼓励,也是对所有追求目标的人们的激励,强调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理想与目标的执着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