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回春
出处:《七十四吟十首 其六》
宋 · 刘克庄
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系重臣。
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
诸公尽作钻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
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回春。
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
诸公尽作钻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
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回春。
注释
翠华:古代帝王仪仗的一种,这里代指皇帝。时巡:帝王出巡。
紫岩:地名,此处可能指代某位有实权的将领。
赤壁:著名的古代战场,此处可能象征历史上的关键时刻。
钻天令:比喻追求高位的官职。
击壤民:古代农夫,比喻回归平淡生活。
阴霾冰霰: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政治或社会环境的阴暗。
露布:古代用于传递紧急军情或公告的文书。
翻译
翠华未可轻易巡行,自古以来国家安危都与重臣紧密相连。听说紫岩亲自指挥战斗,谁还敢说赤壁之后就无人能担当大任。
众人都忙于向上爬求官,我却回归平凡百姓生活。
万里天空阴云密布,冰雪相接,但一份公开文书或许能带来春天的转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七十四吟十首(其六)》。诗人在此作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以及对于重臣责任的认识。
"翠华未可议时巡"一句,翠华指代君主或朝廷,意味着皇权高不可攀,不能轻易评议时政的更迭。"自古安危系重臣"则表明国家的安全与危机往往与重臣的作为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两句"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诗人提及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和战争,如紫岩、赤壁之战,强调这些重大事件背后的英雄人物已经不再。这里的“孰云”有疑问之意,表达了对于当今无人能与古代英雄相比的感慨。
"诸公尽作钻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则描绘了一种场景:官员们忙于制定政策,而诗人的立场是关注民间疾苦,"击壤"在这里有修治之意,强调了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最后两句"万里阴霾冰霜合,一通露布挽回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希望和复苏。"万里阴霾"指的是广阔天地被阴霾笼罩,"冰霜合"则是严冬的景象,而最后一句"一通露布挽回春"表明尽管寒冷与阴霾依旧,但诗人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通过努力和积极的态度把握时机,迎接新的生机。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历史人物、战争以及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