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不啼残后镜,寒砧惟捣嫁时裳
出处:《里妇陈氏微甚守志不嫁为录之》
清 · 谈迁
鸠声春雨雁声霜,十亩青苗五亩桑。
血泪不啼残后镜,寒砧惟捣嫁时裳。
宵光辞绩潜相谢,苛政催租黯自伤。
辛苦田家锄笠在,孤儿他日便农装。
血泪不啼残后镜,寒砧惟捣嫁时裳。
宵光辞绩潜相谢,苛政催租黯自伤。
辛苦田家锄笠在,孤儿他日便农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陈氏的乡村妇女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生活。首句以“鸠声春雨”和“雁声霜”对比,暗示了时光流转,从春天的播种到秋天的收获,展示了农事的艰辛。接下来的“十亩青苗五亩桑”描绘了她辛勤耕作的场景,青苗与桑树象征着生活的希望。
陈氏的生活充满了辛酸,“血泪不啼残后镜”,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但即使面对生活的困苦,她仍坚强地不轻易流露泪水。寒砧声中捣衣,准备女儿出嫁的衣物,体现出母爱的深沉和牺牲。夜晚,她默默承受着苛政带来的压力,内心充满哀伤。
最后两句“辛苦田家锄笠在,孤儿他日便农装”揭示了她的决心和期待,尽管自己身处困境,但她希望儿子能继承农耕传统,继续坚韧生活。整首诗通过陈氏的遭遇,展现了明朝末年农村妇女的苦难生活和她们坚守家庭、传承生活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