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水添石,寒崖翠倚枫
出处:《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明 · 袁宏道
时节回燕谷,家山问渚宫。
头颅将化雪,腰领渐成弓。
郑草终为带,杨经竟是虫。
瓶无濡鬣水,笔有怒鹏风。
古道水添石,寒崖翠倚枫。
门前端木过,瓢里子渊空。
白脯聊从俗,青襟解恼公。
四箴书两壁,二礼语诸蒙。
皱瘦多盈袖,芎藭尽入笼。
廪人供麝墨,月俸买肌红。
小史髭皆皓,邻斋耳未聪。
萧然心澹远,自振乃孤蓬。
头颅将化雪,腰领渐成弓。
郑草终为带,杨经竟是虫。
瓶无濡鬣水,笔有怒鹏风。
古道水添石,寒崖翠倚枫。
门前端木过,瓢里子渊空。
白脯聊从俗,青襟解恼公。
四箴书两壁,二礼语诸蒙。
皱瘦多盈袖,芎藭尽入笼。
廪人供麝墨,月俸买肌红。
小史髭皆皓,邻斋耳未聪。
萧然心澹远,自振乃孤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萧瑟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淡泊之情。首联“时节回燕谷,家山问渚宫”以季节更替和对家乡的思念起笔,营造出一种远离故土的孤独感。颔联“头颅将化雪,腰领渐成弓”形象地描绘了冬日严寒中人的身体状态,同时也暗喻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颈联“郑草终为带,杨经竟是虫”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郑草最终成为衣带,杨经却成了虫蛀之物,寓意人生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尾联“瓶无濡鬣水,笔有怒鹏风”则以瓶中无水、笔下生风的场景,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内心的激荡。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了冬日的自然景观,“古道水添石,寒崖翠倚枫”、“门前端木过,瓢里子渊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冷峻。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最后,“白脯聊从俗,青襟解恼公”、“四箴书两壁,二礼语诸蒙”等句,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对知识的追求。“皱瘦多盈袖,芎藭尽入笼”、“廪人供麝墨,月俸买肌红”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既不奢求也不放纵。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修养的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