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
出处:《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唐 · 马戴
黄河岸柳衰,城下渡流澌。
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家山望几遍,魏阙赴何时。
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
年长从公懒,天寒入府迟。
家山望几遍,魏阙赴何时。
怀古心谁识,应多谒舜祠。
注释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这里象征着北方的自然景象。岸柳:河岸旁的柳树,柳树常用来表达离别或哀伤之情。
流澌:流动的冰块,此处形容河水在寒冷中依然奔流不息。
年长:年纪大了。
从公:跟随在上级身边工作,这里指做官。
入府:进入官府,即上班。
迟:迟到,这里指因天气寒冷起得晚。
家山:家乡的山,代指故乡。
望:眺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魏阙:古代宫门上的巍峨建筑,代指朝廷或都城。
怀古:怀念古代,抒发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感慨。
心谁识:心中的情感谁能理解。
谒舜祠:拜谒舜帝的祠庙,舜是古代圣王,象征着德政与贤明。
翻译
黄河岸边柳树凋零,城下渡口水流湍急。年岁已高随公事渐感慵懒,天气寒冷时进府的时间也延迟。
眺望故乡的山峦已不知多少回,何时才能前往京城朝拜。
心中怀古之情谁能理解,大概会常去拜谒舜帝的祠庙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冬日的凄凉与怀旧之情。黄河岸边的柳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衰老,城下的渡口因为流水的急湍而显得更加寂寞。诗人年岁渐长,对于仕途的热情也逐渐减退。天气转寒时,进入府邸探访朋友的步伐变得迟缓。家乡的山峦在眼前浮现,心中却不知何时能够重返。
魏阙,这里指的是古都洛阳,是诗人渴望返回的地方,但这个愿望似乎遥不可及。怀念过去的历史与文化,诗人感到无人能理解自己的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应多谒舜祠”,诗人表达了对远古先民的崇敬之情,希望能够通过祭拜来寄托自己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以及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每个字眼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