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出处:《题信相院林亭》
宋 · 吕陶
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
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
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藏于世外桃源般的禅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深静禅门秋复春”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禅门内外,四季更迭,却仿佛与外界的红尘无关,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下来,“不知门外是红尘”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修竹比作君子,好风则如同久违的老友,生动地描绘了禅院内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进一步展现了禅院内的自然景观,曲径通幽,翠鸟栖息,澄潭清澈,鱼儿悠游,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着禅院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
最后,“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表达了诗人对禅院生活的喜爱与满足,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深深依恋。寓泊,即寄居之意,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为邻,与宁静为伴,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体验到了闲适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禅院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情境,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和高洁品质的赞美,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