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
宋末元初 · 仇远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
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
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
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
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
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
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
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
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
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
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
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
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
注释
孤篷:孤独的小舟。飘飘:飘荡不定。
稻粱:生活所需。
欲去行且止:想去又犹豫不决。
解印:辞官。
脱屣:像脱鞋一样轻松。
五斗何足云:五斗米算得了什么。
折腰耻:屈身事人感到羞耻。
慕:仰慕。
漫尔:随意。
岁晏:年终。
水毁:水灾破坏。
逝者:流逝的时间。
吾属:我们这些人。
盟:约定。
钓秋水:在秋天的西湖垂钓。
翻译
在江海中漂泊的小舟,像只孤独的鸥鸟。急切地追求生活所需,想去却又停下脚步。
陶渊明真是通达之人,辞官就像脱下鞋子般轻松。
区区五斗米怎能挂齿?只因屈身事权贵才令人羞耻。
我曾仰慕他的为人,出仕也只是随性而为。
旅途在年终时分,农田遭遇水灾破坏。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我们或许该离开了。
我岂会违背与白鸥的约定,西湖边垂钓度过秋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家的迫切愿望。开篇“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借助孤独漂泊的白鸥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异乡、心怀寂寞的情感。“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徘徊,不仅是在物质上的谋生,也反映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犹豫。
“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和悟性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然而,“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谦与低沉,即便是拥有再多的才华和能力,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甚至感到羞愧。
“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表明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实现理想的人生态度的仰望,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随后的“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则是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灾害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外界变迁的体悟。
最后,“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则是诗人的决断和行动,表明了对往昔誓言的坚守,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规划。这一段落也体现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辽阔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