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如于众稊稗,收拾同颖禾全文

如于众稊稗,收拾同颖禾

出处:《题贾俨不忘室
宋 · 叶适
贾子好修士,躬耕鹿岩阿。
茂木俯青泉,幽处堪逶迤。
有室净棐几,图史参前罗。
独能取我语,标榜相巍峨。
我语不必记,子意故足多。
物之徇外者,迅若横流波。
当其一念觉,胼胝驻崩涡。
神丸起痿瘵,厚纩还暄和。
伦类苟通明,轨辙宁舛讹。
但忧所见弱,缭如附松萝。
舆薪岂不睹,奈此斤斧何。
勿令学高山,所至才献坡。
如于众稊稗,收拾同颖禾
虽云善端在,坐悼良时过。
子先发曹掾,仁义躬濯磨。
活人不知数,一善禳众瘥。
每识饭牛下,有作宁戚歌。
至今乡里敬,墓柏垂霜柯。
子质复粹美,藻火兼佩珂。
中夜再三叹,警策自诋诃。
未合者参辰,巳逝者江河。
所愿天爵尊,非必贵决科。

拼音版原文

jiǎhǎoxiūshìgōnggēng鹿yánā

màoqīngquányōuchùkānwēi

yǒushìjìngfěishǐcānqiánluó

néngbiāobǎngxiāngwēié

duō

zhīxùnwàizhěxùnruòhéngliú

dāngniànjuépiánzhīzhùbēng

shénwánwěizhàihòukuàngháixuān

lúnlèigǒutōngmíngguǐzhéníngchuǎné

dànyōusuǒjiànruòliáosōngluó

xīnnàijīn

lìngxuégāoshānsuǒzhìcáixiàn

zhòngbàishōushítóngyǐng

suīyúnshànduānzàihuìdàoliángshíguò

xiāncáoyuànréngōngzhuó

huórénzhīshùshànrángzhòngchài

měishífànniúxiàyǒuzuòníng

zhìjīnxiāngjìngbǎichuíshuāng

zhìcuìměizǎohuǒjiānpèi

zhōngzàisāntànjǐng

wèizhěcānchénshìzhějiāng

suǒyuàntiānjuézūnfēiguìjué

注释

贾子:指贾先生。
修士:修行之人。
躬耕:亲自耕种。
鹿岩阿:鹿岩边。
茂木:茂盛的树木。
青泉:清澈的泉水。
棐几:洁净的书桌。
标榜:标举。
巍峨:高大。
轨辙:规则。
舛讹:偏离。
忧所见弱:担心见识浅薄。
缭如:如藤蔓缠绕。
斤斧:砍伐工具。
献坡:贡献力量。
稊稗:杂草。
颖禾:优质谷物。
坐悼:徒然哀叹。
良时:美好时光。
曹掾:官职。
仁义躬濯磨:亲身实践仁义。
众瘥:众多疾病。
饭牛:喂牛。
宁戚歌:忧国忧民之歌。
墓柏:墓前的柏树。
霜柯:挂满霜枝。
藻火:才华出众。
佩珂:品德高尚。
警策:自我鞭策。
诋诃:批评。
参辰:星宿名,比喻不合时宜。
江河:比喻流逝的时间。
天爵:天赐的高贵。
决科:科举考试。

翻译

贾先生喜好修行,亲自在鹿岩边耕种。
茂密的树木俯瞰着清澈的泉水,幽静的地方适合悠闲漫步。
他的居所洁净,书桌几案上摆满了图书史籍。
他能理解我的话语,将其高高标举,如同巍峨的山峰。
我的话不一定需要记住,你的理解却丰富无比。
那些追求外物的人,行动迅速如横流的波涛。
当他一旦醒悟,坚韧如砥砺前行,阻止了混乱的漩涡。
神奇的药丸能治疗疾病,厚重的棉被带来温暖。
如果社会公正清明,规则就不会偏离正道。
只担心自己见识浅薄,如同藤蔓攀附松树。
难道没有看到堆积如山的木材,为何还要滥砍滥伐?
不要让他效仿高山,而是像小山坡一样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同区别杂草与优质谷物,他将众人视为一体。
虽然善念在心,但美好的时光已逝去。
你先于同僚担任官职,亲身实践仁义之道。
救活的人数不胜数,一个善举就能消除众多疾患。
每次看到你喂牛后,都能听到你的忧国忧民之歌。
直到今日,乡亲们仍尊敬你,墓前柏树已挂满霜枝。
你的品质纯洁美好,才华出众且品德高尚。
深夜多次感叹,自我鞭策,自我批评。
不合时宜的事物如同参辰错位,已逝去的如江河东流。
我只希望你能得到天赐的高贵,而非仅靠科举显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叶适的作品,题目为《题贾俨不忘室》。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一位修士贾俨的清高品格和他对知识的追求。

开篇“贾子好修士,躬耕鹿岩阿”两句,描绘了贾俨隐居山林,亲自耕作,以此来修身养性。接着,“茂木俯青泉,幽处堪逶迤”写出了他所选择的隐居之地,是一片茂密的树木和清澈的泉水环绕,环境幽静而又适宜于思考。

“有室净棐几,图史参前罗”则表明贾俨拥有一个整洁的书房,他在这里研读历史典籍,对知识有着深刻的追求和理解。下面两句“我语不必记,子意故足多”显示了作者对贾俨言论的推崇,并认为他的思想和意图是丰富而值得深思的。

“物之徇外者,迅若横流波”这一段开始转折,描绘了一种急速变化的世界局势,但在“当其一念觉,胼胝驻崩涡”中,作者表达了对贾俨能够洞察世事、警醒于内心深处的赞赏。接着,“神丸起痿瘵,厚纩还暄和”可能是在比喻贾俨通过修身养性治愈了精神上的疾病,恢复了内心的平和。

“伦类苟通明,轨辙宁舛讹”表达了作者对贾俨能够理解并阐释人伦道德的赞赏。然而在“但忧所见弱,缭如附松萝”中,作者也流露出对当下世态的一种忧虑和不满。

接下来,“舆薪岂不睹,奈此斤斧何”可能是在表达贾俨的生活虽然简朴,却并不感到苦恼。然后,“勿令学高山,所至才献坡”则是作者对贾俨学问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贾俨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展现出他的才能和智慧。

“如于众稊稗,收拾同颖禾”中,作者用农事比喻,赞美贾俨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精选并收集有用的信息。接着,“虽云善端在,坐悼良时过”则表达了对贾俨过去所作所为的一种怀念之情。

“子先发曹掾,仁义躬濯磨”写出了贾俨的仁爱和正义,他亲自参与劳动,以此来磨练自己的品德。下面,“活人不知数,一善禳众瘥”则是在赞美贾俨的善行能够广泛地惠及他人。

“每识饭牛下,有作宁戚歌”中,作者表达了对贾俨生活情景的认识,并且可能创作了一些与此相关的诗歌。最后,“至今乡里敬,墓柏垂霜柯”则是在描绘贾俨去世后,他在故乡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其墓前长满了苍劲的柏树。

整首诗中,叶适通过对贾俨生活和修养的描述,以及他对知识和品德的追求,表现出了深深的敬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批判,以及对于真正智慧与善行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