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昙那许常相伴,照慈帏、残灯尚在,梦回不见
问花神、飘香坠粉,是谁分判。
才见花开花又落,不念惜花人惋。
禁不得、猛风吹断。
总有游魂知旧路,奈匆匆、短劫韶光换。
空怅望,海山远。
优昙那许常相伴,照慈帏、残灯尚在,梦回不见。
十二碧城缥缈处,去去来来如幻。
倩好手、图成小卷。
尘世自生烦恼障,暮年人、咄咄书空唤。
司花史,瑶池畔。
鉴赏
这首《乳燕飞》(其一)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开篇“情网丝丝绾”,以丝线比喻情感的缠绵,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割舍。接着,“问花神、飘香坠粉,是谁分判”一句,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借花神之口,询问这世间情感的起落,是何力量所为,引人深思。
“才见花开花又落,不念惜花人惋”两句,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暗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禁不得、猛风吹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得美好的事物终归破碎。
“总有游魂知旧路,奈匆匆、短劫韶光换”中,“游魂”象征着那些曾经存在过但已逝去的事物或情感,它们虽然知道旧路,却无法阻止时间的更迭,韶光易逝。这一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
“空怅望,海山远”则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海山远,意味着距离遥远,难以触及,增加了情感的哀愁和无奈。
“优昙那许常相伴,照慈帏、残灯尚在,梦回不见”几句,以优昙花比喻短暂而珍贵的美好,即使在慈母的残灯下,也难以留住梦境中的美好,体现了对亲情和美好回忆的珍惜与留恋。
“十二碧城缥缈处,去去来来如幻”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虚幻而又真实的存在感,暗示了人生的虚无与追求的幻象。
“倩好手、图成小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尝试捕捉,希望将其永恒保存。
“尘世自生烦恼障,暮年人、咄咄书空唤”则是对世俗烦恼和老年孤独的感慨,晚年之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呼唤,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司花史,瑶池畔”可能是指守护花神的史官,位于瑶池边,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守护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亲情、时间、梦想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是清代女性文学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