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如大膏肓,终当待公瘳
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
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
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
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
峨峨陵阳山,下镇西南陬。
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
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
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
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
工夫自中积,应物乃其优。
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
耿耿恻隐心,若将纳诸沟。
拳拳敬王义,敢有非嘉猷。
俯视不义贵,如比空云浮。
所虞素学负,岂愿清名收。
阊阖入云端,蜀天方阻修。
西上香炉峰,江流去悠悠。
问学久不明,风俗日以偷。
塞口谨勿言,令人但深忧。
世如大膏肓,终当待公瘳。
格天未易到,责己尤难周。
大学无已时,白首何当休。
陋质谢顽朽,居然费雕锼。
建德苦不勇,怀知若为酬。
四非去未能,用力信有由。
永当佩深训,无作明公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态度。
"大原发邹鲁,功德被九州"一句,通过古代圣贤的比喻,表明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崇高评价和期望,认为其德行广泛影响着整个国家。接下来的"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则描绘了一种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的景象。
在"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探索未知的领域,达到更高的境界。紧接着的"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则展现出一种对于命运和天意的顺应与认同。
"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友情长存的期待,即使时间久远,也不需要同时同行,只要心灵相通即可。下文的"峨峨陵阳山,下镇西南陬"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山川形胜来烘托出一种坚定和稳固的情感态度。
"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表明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前人的尊崇和学习。紧接着的"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则是对个人修养与能力的不同要求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需求。
在"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中,诗人提倡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不应该阻断生命的流动。接下来的"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澈与高远。
"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一句,通过宇宙天体的运转来象征生命和事物的不断变迁,而"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则是对个人根基和知识探求的强调。
接下来的"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和修辞学问的精细研究和要求。紧接着的"工夫自中积,应物乃其优"则是对个人修养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外界事物反应的自然流露。
在"汉庭高论著,周原出咨诹"中,诗人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对知识和智慧的尊崇。紧接着的"耿耿恻隐心,若将纳诸沟"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深沉的珍视。
"拳拳敬王义,敢有非嘉猷"一句,表达了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以及不愿涉足非分之想。下文的"俯视不义贵,如比空云浮"则是对于那些不符合正义的高位者的一种藐视。
紧接着的"所虞素学负,岂愿清名收"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学问的重视,以及对清白之名的珍惜。下文的"阊阖入云端,蜀天方阻修"则是对地理环境的一种描绘,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感。
在"西上香炉峰,江流去悠悠"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了一种淡定和从容。紧接着的"问学久不明,风俗日以偷"则是对学问不进步以及世态炎凉的一种反思。
接下来的"塞口谨勿言,令人但深忧"表达了对于言论要慎重,以及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担忧。紧接着的"世如大膏肓,终当待公瘳"则是对世事无常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在"格天未易到,责己尤难周"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要求的一种自我挑战。紧接着的"大学无已时,白首何当休"则是对终身学习和不懈怠追求知识的一种呼吁。
最后的"陋质谢顽朽,居然费雕锼"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不足以及需要不断磨练的一种自我批评。紧接着的"建德苦不勇,怀知若为酬"则是对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学问、个人修养以及未来美好祝愿的深切情感和高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