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从外舍收残稿,客向空山泣断弦
出处:《吊尧章》
宋 · 周文璞
相逢萧寺已累然,自咏离骚讲太玄。
极目旧游犹白石,伤心孤冢只苍烟。
儿从外舍收残稿,客向空山泣断弦。
帝所修文与张乐,魂兮应是到钧天。
极目旧游犹白石,伤心孤冢只苍烟。
儿从外舍收残稿,客向空山泣断弦。
帝所修文与张乐,魂兮应是到钧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萧寺:寂静的寺庙。累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这里指代深沉的诗歌。
太玄:道家经典《太玄经》,这里指深奥的哲学思想。
旧游:过去的游历之地。
白石:形容石头洁白,可能象征纯洁或岁月的痕迹。
孤冢:孤独的坟墓。
苍烟:苍茫的烟雾,常用来描绘凄凉的景象。
残稿:遗留的未完成或破损的文稿。
断弦:比喻心碎或哀伤至极。
帝所修文:朝廷中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张乐:创作音乐。
钧天:古代神话中的天宫,象征极乐世界。
翻译
在那寂静的寺庙中相遇,我已疲惫不堪,独自吟诵《离骚》讲解深奥的道家哲学。放眼望去,曾经游玩的地方只剩下洁白的石头,令人心痛的是,孤独的坟墓只留下一片苍茫的烟雾。
孩子们从外屋整理我遗留的残篇,旅人对着空旷的山峦哭泣,仿佛琴弦已断。
我想,那些为朝廷撰写文章和创作音乐的人,我的灵魂应当已经飞升到了天宫——钧天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吊尧章》,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首句“相逢萧寺已累然”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曾在萧瑟的寺庙中相遇,但如今人事已非,令人感慨万分。次句“自咏离骚讲太玄”暗示了他们曾一起探讨深奥的哲学或文学,如屈原的《离骚》和道家的学说。
“极目旧游犹白石”以白石象征昔日的友情纯洁而坚定,然而“伤心孤冢只苍烟”又揭示了友人的离世,只剩下孤独的坟冢和弥漫的苍烟,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接下来,“儿从外舍收残稿”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生前创作的怀念,以及对后人无法再欣赏其才华的哀伤。
尾联“客向空山泣断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仿佛在空寂的山中独自哭泣,琴弦断裂,象征着再也无法弹奏出往日的和谐音符。“帝所修文与张乐,魂兮应是到钧天”寄希望于友人的灵魂能在天界继续追求文学和音乐,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敬仰和无尽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旧游之地的描绘和对亡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的哀悼,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