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为鲁中圣,万世同寿考
出处:《拟古二十首》
明 · 胡应麟
清晨出大梁,遥瞻北邙道。
野火烧平田,白杨半枯槁。
人生寄宇宙,忽若原上草。
去日常苦多,来日常苦少。
少者日以壮,壮者日趋老。
幻躯无百年,富贵何足保。
思为鲁中圣,万世同寿考。
野火烧平田,白杨半枯槁。
人生寄宇宙,忽若原上草。
去日常苦多,来日常苦少。
少者日以壮,壮者日趋老。
幻躯无百年,富贵何足保。
思为鲁中圣,万世同寿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拟古二十首》中的第十一首。诗中描绘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清晨出大梁,遥瞻北邙道”,诗人清晨离别大梁,远望北邙山道,预示着即将踏上一段旅程,也暗示着人生的漂泊与离散。接着,“野火烧平田,白杨半枯槁”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生命的脆弱与易逝,如同被野火焚烧的平田,以及半枯的白杨树,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衰败。
“人生寄宇宙,忽若原上草”一句,将人的一生比作宇宙间的一棵小草,强调了个体生命的渺小与短暂,仿佛在广阔的宇宙中,人的存在如同草芥一般微不足道。接下来,“去日常苦多,来日常苦少”表达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充满了困难与挑战。
“少者日以壮,壮者日趋老”则揭示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年轻时逐渐成长,而年长者则日渐衰老,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最后,“幻躯无百年,富贵何足保”强调了生命本身的虚幻与短暂,即便是拥有财富与地位,也无法保证长久的幸福与安全。
“思为鲁中圣,万世同寿考”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与智慧的向往,希望像古代的圣贤一样,能够长存于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智慧与经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与不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