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霜凄凄,挑濠人立霜中啼
出处:《挑濠歌》
宋 · 罗椅
满城挑濠五更起,城头直挑到城尾。
一弯一转春蛇长,围人方圆三十里。
去年十月霜凄凄,挑濠人立霜中啼。
今年一春春雨多,泥滑将奈挑濠何。
只今清明霜不若,皇天何时收雨脚。
几人带雨濠上啼,半湿半饥春病疟。
雨之久,可以晴。
濠之长,可以城。
只愁挑得濠始竟,公家又有守濠令。
一弯一转春蛇长,围人方圆三十里。
去年十月霜凄凄,挑濠人立霜中啼。
今年一春春雨多,泥滑将奈挑濠何。
只今清明霜不若,皇天何时收雨脚。
几人带雨濠上啼,半湿半饥春病疟。
雨之久,可以晴。
濠之长,可以城。
只愁挑得濠始竟,公家又有守濠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挑濠:挑土筑堤。五更:黎明前。
城头:城墙顶部。
城尾:城墙底部。
春蛇:比喻蜿蜒的土堆。
方圆三十里:周围三十里范围。
十月霜凄凄:深秋霜冷。
挑濠人:挑土的人。
春雨多:春季雨水频繁。
泥滑:道路泥泞。
清明霜不若:清明时节霜冻减弱。
收雨脚:停止降雨。
带雨濠上:在濠沟边淋雨。
春病疟:春天生病。
濠之长:濠沟的长度。
可以城:足以筑成城墙。
守濠令:守卫濠沟的官员。
翻译
全城的人们在黎明前就开始挑土筑堤,从城头一直忙到城尾。泥土堆积如蜿蜒曲折的春蛇,围出的区域方圆三十里。
去年十月寒霜刺骨,挑土的人在霜中哭泣。
今年春天雨水频繁,泥泞难行,如何继续挑土筑堤呢。
如今清明时节霜冻不如从前,老天何时才会停雨。
有人在雨中哭喊,衣衫半湿半饥,春天疾病缠身。
雨下得长久,终有放晴之时;濠沟挖得长远,可成城墙。
只担心好不容易完成筑堤,官府又会派新令来监督。
鉴赏
这首宋代罗椅的《挑濠歌》描绘了劳动者在春天早起挑土筑濠的艰辛生活。诗的前两句“满城挑濠五更起,城头直挑到城尾”展现了劳动者勤劳的场景,从凌晨开始直到城头尾部,工作范围广阔。接着,“一弯一转春蛇长,围人方圆三十里”形象地比喻了挑土的蜿蜒曲折和工程的浩大。
诗中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天气,表现了劳动条件的变化。“去年十月霜凄凄,挑濠人立霜中啼”,去年霜冻严寒,而今年“今年一春春雨多,泥滑将奈挑濠何”,雨水频繁导致道路泥泞,加重了他们的困难。诗人感慨“只今清明霜不若,皇天何时收雨脚”,期盼雨停,但清明时节仍有霜,暗示了劳动环境的恶劣。
最后两句“几人带雨濠上啼,半湿半饥春病疟”直接揭示了劳动者的困境,他们在雨中忍饥挨饿,甚至因此患病。诗人以“雨之久,可以晴。濠之长,可以城”表达对改变现状的期待,然而又担忧工程未完,新的命令又会到来,挑濠的工作还将继续。
整体来看,《挑濠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揭示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社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