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文辞政如是,吾欲□□归全文

文辞政如是,吾欲□□归

出处:《题南山刻石诗
宋 · 许给
圣主崇儒本,文宣教愈□。
严祠加整葺,贤守□遵依。
将欲更□□,先来相翠微。
小山开乱石,幽谷驻涵晖。
泽火爻符合,雷天象庶几。
□王仪凛凛,十哲貌颀颀。
山溜侵廊滴,溪云拂瓦飞。
晞阳鸥鹭岛,灯兔□鱼矶。
元氏魂应爽,□□道转肥。
静思登彼岱,深想浴乎沂。
风□岩根竹,泉滋石□□。
□秋留□貌,□会集褒衣。
忠恕□□学,□□□□□。
文辞政如是,吾欲□□归

拼音版原文

shèngzhǔchóngběnwénxuānjiàokǒu

yánjiāzhěngxiánshǒukǒuzūn

jiānggèng□□,xiānláixiāngcuìwēi

xiǎoshānkāiluànshíyōuzhùhánhuī

yányáoléitiānxiàngshù

kǒuwánglǐnlǐnshízhémào

shānliūqīnlángyúnfēi

yángōudǎodēngkǒu

yuánshìhúnyìngshuǎng,□□dàozhuǎnféi

jìngdēngdàishēnxiǎng

fēngkǒuyángēnzhúquánshí□□。

kǒuqiūliúkǒumàokǒuhuìbāo

zhōngshù□□xué,□□□□kǒu

wénzhèngshì□□guī

注释

圣主:指圣明的君主。
崇儒:崇尚儒家。
文宣:文治教化。
教愈:更加发扬。
严祠:严谨的祠堂。
整葺:修缮。
贤守:贤能的官员。
遵依:遵循。
更□□:革新。
相翠微:游览山水。
山溜:山间清流。
侵廊滴:滴落廊檐。
元氏:可能指元姓的人。
道转肥:道路因学问而宽广。
静思:静心思考。
登彼岱:登临泰山。
深想:深深向往。
浴乎沂:沐浴沂水。
□秋:秋天。
褒衣:古代学者的服装。
忠恕:儒家伦理中的忠和恕。
□□□□□:部分内容缺失。
文辞政如是:文辞与政事如此匹配。
吾欲□□归:我渴望回归。

翻译

圣明君主崇尚儒家文化,文治教化更加发扬。
严谨地修缮儒学祠堂,贤能官员遵循其道。
在革新之前,先游览山水之间。
小山打开乱石,幽深山谷充满光彩。
水火相合的卦象象征和谐,雷天之象预示着希望。
王者威严,十位哲人形象高大。
山间清流滴落廊檐,溪云轻拂屋瓦。
阳光照耀下的鸥鹭岛屿,灯兔栖息于鱼礁。
元氏之魂应感欣慰,道路因学问而宽广。
静心思考登临泰山,深深向往沐浴沂水。
山风摇动岩根的竹子,泉水滋养石头。
秋天的景色留下宁静,聚会时人们穿着褒衣。
忠恕之道是学习的核心,但具体内容未详。
文辞与政事如此匹配,我渴望回归此境。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圣明君主崇尚儒学,推广教化的景象。开头两句“圣主崇儒本,文宣教愈□”表达了君主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推崇,以及通过教育来治理国家的愿望。紧接着,“严祠加整葺,贤守□遵依”则描绘了一种尊敬先贤、守护道德的氛围。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如“小山开乱石,幽谷驻涵晖”、“泽火爻符合,雷天象庶几”,这些都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对君主德政的比喻。

接下来的诗句如“□王仪凛凛,十哲貌颀颀”、“山溜侵廊滴,溪云拂瓦飞”等,则是对一场盛大的集会或宴席的生动描绘,其中包含了对君主威仪和贤者风范的赞美。

诗中还有一些关于自然之美与人文交融的意象,如“晞阳鸥鹭岛,灯兔□鱼矶”、“风□岩根竹,泉滋石□□”,这些都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忠恕□□学,□□□□□”等句则是对儒家学说的进一步赞颂,以及对君主德政的期待。全诗以“文辞政如是,吾欲□□归”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归属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力,更透露出了一种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深切向往,以及对君主德治之美好的一种文化追求。